《過杞贈馬夢得》 蘇軾
殷勤竹里夢,猶自數山王。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過杞贈馬夢得》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杞贈馬夢得》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古仇池穴,
歸心負雪堂。
殷勤竹里夢,
猶自數山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對杞國的神秘和辛酸的思念之情。他將杞國比喻為一個古老而難以超越的仇恨之地,而自己的心卻始終帶著對杞國的思念,就像負著沉重的心情踏入了滿是積雪的房堂。他在竹林之中夢見了杞國,而夢中的杞國依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國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杞國的情感。首句"萬古仇池穴"揭示了杞國的歷史沉重和蘇軾對其仇恨的深度。"歸心負雪堂"一句則表達了蘇軾內心的歸屬感和思念之情。"殷勤竹里夢"一句中,竹林被用來象征杞國,而"殷勤"一詞則流露了蘇軾對杞國的熱切期望。最后一句"猶自數山王"則表明夢中的杞國仍然如此輝煌,令人難以忘懷。
整首詩詞通過對杞國的描繪,展示了蘇軾對故鄉的深情厚意。他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將自己內心的思念和對故土的眷戀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詩詞既是蘇軾對杞國的告別,也是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通過對杞國的描繪,詩人也反映了個人情感與歷史環境的交織,展示了蘇軾對國家命運和歷史命運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與共鳴的空間。
《過杞贈馬夢得》蘇軾 拼音讀音參考
guò qǐ zèng mǎ mèng dé
過杞贈馬夢得
wàn gǔ chóu chí xué, guī xīn fù xuě táng.
萬古仇池穴,歸心負雪堂。
yīn qín zhú lǐ mèng, yóu zì shù shān wáng.
殷勤竹里夢,猶自數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