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牛頭寺》 魯山泰公
行過多歧又問歧,云林深處到來遲。
寺僧相見不相語,自對斜陽讀斷碑。
寺僧相見不相語,自對斜陽讀斷碑。
分類:
《過牛頭寺》魯山泰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牛頭寺》是明代文人魯山泰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過多歧又問歧,
云林深處到來遲。
寺僧相見不相語,
自對斜陽讀斷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游歷途中經過牛頭寺的情景。作者在行進途中經歷了許多岔路,導致他到達牛頭寺的時候已經比預計的時間晚了。在寺廟里,僧人們相互見面卻沒有交談,而作者則獨自面對夕陽,閱讀著殘碑上的文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游歷的一段經歷,充滿了禪意和寂靜的氛圍。首句“行過多歧又問歧”,表達了行人在迷茫中不斷尋找正確的道路。隨后的“云林深處到來遲”暗示了作者在茫茫的云林中迷失了方向,以至于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日暮時分。
接下來的兩句“寺僧相見不相語,自對斜陽讀斷碑”刻畫了作者在牛頭寺的情景。僧人們相互見面卻沒有言語,可能是出于默契與冥想的境地。而作者獨自面對斜陽,讀著殘碑上的文字,展現了他對寺廟文化、歷史的興趣和對文字的向往。通過讀斷碑,作者或許尋找到了一種超越時空的心靈寄托。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墨,描繪了詩人在游歷中的心境和對寺廟的思考。表達了對迷茫與困惑的體驗,以及對寺廟文化和歷史的敬仰。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寫,詩詞中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體現了明代文人的禪意情懷。
《過牛頭寺》魯山泰公 拼音讀音參考
guò niú tóu sì
過牛頭寺
xíng guò duō qí yòu wèn qí, yún lín shēn chù dào lái chí.
行過多歧又問歧,云林深處到來遲。
sì sē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yǔ, zì duì xié yáng dú duàn bēi.
寺僧相見不相語,自對斜陽讀斷碑。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過牛頭寺》專題為您介紹過牛頭寺古詩,過牛頭寺魯山泰公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