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虹橋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里虹橋見”全詩
枝交籠短岸,葉落赴寒流。
索莫終年計,徘徊竟月留。
清涼宜避熱,風色晚颼颼。
分類:
《云溪雜詠》郭印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云溪雜詠》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郭印。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里虹橋見,
蔥蔥翠氣浮。
枝交籠短岸,
葉落赴寒流。
索莫終年計,
徘徊竟月留。
清涼宜避熱,
風色晚颼颼。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云溪邊上的景色。詩中以竹子為主要描寫對象,通過竹子的形象來表現自然的美麗和變化。詩人通過描繪竹子的形態、顏色和環境,抒發了自己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云溪邊上的竹子景色。首兩句“竹里虹橋見,蔥蔥翠氣浮。”通過描述竹子翠綠的色彩和竹林中虹橋的出現,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接著,“枝交籠短岸,葉落赴寒流。”這兩句描繪了竹子枝葉的交錯和葉子的飄落,暗示了季節的變化和時間的流逝。
接下來的兩句“索莫終年計,徘徊竟月留。”表達了詩人對流年逝去的感慨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詩人感嘆時間的匆忙,意味著人們常常追求事物的變化和流動,但最終卻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
最后兩句“清涼宜避熱,風色晚颼颼。”則表達了詩人對清涼環境的向往和追求。風的吹拂帶來的清涼和夜晚的風景,給人一種宜人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感和變化,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追求清涼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竹子和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呈現出一幅細膩而富有情感的畫面,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
“竹里虹橋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n xī zá yǒng
云溪雜詠
zhú lǐ hóng qiáo jiàn, cōng cōng cuì qì fú.
竹里虹橋見,蔥蔥翠氣浮。
zhī jiāo lóng duǎn àn, yè luò fù hán liú.
枝交籠短岸,葉落赴寒流。
suǒ mò zhōng nián jì, pái huái jìng yuè liú.
索莫終年計,徘徊竟月留。
qīng liáng yí bì rè, fēng sè wǎn sōu sōu.
清涼宜避熱,風色晚颼颼。
“竹里虹橋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