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詔曾求魏仲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詔曾求魏仲先”全詩
晚營餒鬼今何限,弱冠詩名六十年。
分類:
《顧君際近集》顧逢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顧君際近集》是宋代文人顧逢友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詩名不顯的遺憾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顧君際近集》
曾有皇帝特地征召魏仲先,
茶煙彌漫時,我藏身在草堂,
如今我已年老,軍營退役鬼魂何限制?
自弱冠起,我已走過六十個春秋。
這首詩詞以一種深沉而略帶憂傷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己詩名不顯的遺憾。詩詞的主題主要圍繞著兩個方面展開:對詩人曾經被皇帝征召而未能成名的經歷的回顧,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對自己逝去時光的感慨。
詩詞的第一句提到了顧逢友曾經受到皇帝的特別征召,以尋求魏仲先的事情。這句話暗示了詩人曾經有過一段光輝的時光,可能是在政治或文學領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詩人選擇了隱居在一個草堂,遠離塵囂,尋求內心的寧靜。
第二句描述了他在茶煙彌漫的環境中躲避,這里茶煙可以理解為世俗的紛擾和煩惱,而草堂則代表了詩人內心的凈土。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和淡泊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和第四句呈現了詩人晚年的孤寂和對自身成就的反思。軍營退役的鬼魂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不可逆轉。詩人用“弱冠詩名六十年”來形容自己的經歷,強調了他在文學創作上已經度過了六十個年頭,但卻未能取得較大的成就。這種對自身成就的無奈和遺憾在詩詞中流露出來。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曾經的輝煌和晚年的孤寂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它展示了一個文人晚年的苦悶和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成就與名聲的追求和對歲月流逝的無奈感。
“有詔曾求魏仲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jūn jì jìn jí
顧君際近集
yǒu zhào céng qiú wèi zhòng xiān, cǎo táng fēi hè bì chá yān.
有詔曾求魏仲先,草堂飛鶴避茶煙。
wǎn yíng něi guǐ jīn hé xiàn, ruò guàn shī míng liù shí nián.
晚營餒鬼今何限,弱冠詩名六十年。
“有詔曾求魏仲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