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邊魑魁立黃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邊魑魁立黃昏”全詩
原上狐貍走白日,水邊魑魁立黃昏。
分類:
《題山寺壁》董遘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山寺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董遘。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寺中荊棘老侵云,
惡木猙獰野外村。
原上狐貍走白日,
水邊魑魁立黃昏。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山寺的景象。荊棘叢生的老樹已經長到了云中,外面的村莊里有一棵邪惡的樹,它的形狀猙獰可怖。原野上的狐貍在白天出沒,水邊有一個魑魁(傳說中的惡魔)站立在黃昏時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的荒涼和恐怖,展現了一種怪異而離奇的氛圍。董遘運用了夸張和象征手法,將寺廟內外的景物與傳說中的魑魅魍魎相聯系,創造出一種超自然的感覺。荊棘老樹侵云,猙獰的邪惡樹,白天行走的狐貍,黃昏中的魑魁,這些形象都帶有一種神秘和恐怖的色彩。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詭異的氛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理沖擊。
董遘在這首詩中運用了象征手法,通過描繪荒涼的景象和怪異的生物,折射出社會和人性的黑暗面。詩中的寺廟和村莊,象征著人類社會,而荊棘老樹和邪惡樹則暗示了社會中的腐敗和邪惡。狐貍和魑魁則代表了人性中的險惡和邪惡。整首詩以怪異的景象和象征手法塑造了一種詭譎的世界,通過對社會和人性的隱喻,傳達了對社會陰暗面的思考和警示。
《題山寺壁》以其獨特的意象和強烈的表現力,展示了董遘獨特的詩歌才華,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注。這首詩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給讀者帶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審視現實的啟示。
“水邊魑魁立黃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ān sì bì
題山寺壁
sì zhōng jīng jí lǎo qīn yún, è mù zhēng níng yě wài cūn.
寺中荊棘老侵云,惡木猙獰野外村。
yuán shàng hú lí zǒu bái rì, shuǐ biān chī kuí lì huáng hūn.
原上狐貍走白日,水邊魑魁立黃昏。
“水邊魑魁立黃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