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祁陽五里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去祁陽五里余”全詩
河南刺史老文學,石上真□健筆題。
風月滿堂無地著,云煙半壁與天齊。
英雄說著唐朝事,淚濺長安蜀道西。
分類:
《浯溪》丁叔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浯溪》是宋代丁叔巖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浯溪的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英雄事跡的敬仰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相去祁陽五里余,
撼山為谷斷為雞。
河南刺史老文學,
石上真□健筆題。
風月滿堂無地著,
云煙半壁與天齊。
英雄說著唐朝事,
淚濺長安蜀道西。
詩意和賞析:
《浯溪》以浯溪為背景,通過具象描繪和抒發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英雄和唐朝輝煌的贊美和思念之情。
首句描繪了祁陽與浯溪之間的距離,五里之遙,仿佛撼動山巒,山巒反而變成了谷地,谷地又變成了雞鳴。這種景象的描繪,既展示了作者對浯溪的獨特感受,也體現了作者對山水之間的奇妙變幻之美。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河南刺史老文學在石上題字的情景。河南刺史是指負責河南地區行政和軍事事務的官員,老文學則指老成有學問的文人。這里的石上題字是指在石頭上刻寫詩文。通過描寫這一情景,詩人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歷史積淀的敬仰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風月滿堂無地著,云煙半壁與天齊”描繪了浯溪的景色。風月滿堂表達了浯溪的美景如畫,而無地著則強調了美景無處安放之感。云煙半壁與天齊則表明云煙在山間彌漫,與天空融為一體,給人以宏大壯麗之感。
最后兩句“英雄說著唐朝事,淚濺長安蜀道西”表達了對唐朝英雄事跡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這里的英雄可能指的是歷史上的杰出人物或者指代詩人自己,他們在講述著唐朝的事跡,而由于情感激蕩,淚水不禁濺落,甚至濺到了長安和蜀道西。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浯溪的景色和抒發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英雄事跡的敬仰之情。詩中融入了對山水之間奇妙變幻的描寫,以及對文化傳承和歷史積淀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美景和英雄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相去祁陽五里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xī
浯溪
xiāng qù qí yáng wǔ lǐ yú, hàn shān wèi gǔ duàn wèi jī.
相去祁陽五里余,撼山為谷斷為雞。
hé nán cì shǐ lǎo wén xué, shí shàng zhēn jiàn bǐ tí.
河南刺史老文學,石上真□健筆題。
fēng yuè mǎn táng wú dì zhe, yún yān bàn bì yǔ tiān qí.
風月滿堂無地著,云煙半壁與天齊。
yīng xióng shuō zhe táng cháo shì, lèi jiàn cháng ān shǔ dào xī.
英雄說著唐朝事,淚濺長安蜀道西。
“相去祁陽五里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