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欲蒼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色欲蒼黃”全詩
云去仍清野,人稀半戰場。
江分青草斷,山接白云長。
一掬中原淚,凄涼對夕陽。
分類:
《漢陽城》艾可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陽城》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艾可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漢陽城上望,
天色欲蒼黃。
云去仍清野,
人稀半戰場。
江分青草斷,
山接白云長。
一掬中原淚,
凄涼對夕陽。
中文譯文:
站在漢陽城上眺望,
天色逐漸變得蒼黃。
云彩散去,留下一片寧靜的原野,
城中的人稀稀拉拉,戰場已無人煙。
長江將青草分割開,
山巒與白云相接連綿不絕。
我捧起一捧中原的淚水,
凄涼地對著夕陽嗚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時期漢陽城的景象,通過城上遠眺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動蕩時代的感受。
首先,作者以天色欲蒼黃來描繪戰亂時期的景象,暗示著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不安。接著,云散之后,清野一片,人煙稀少,表現出戰爭的摧毀和人民的流離失所。這里的“人稀半戰場”一句,既是描述城中人口稀少的現實,也暗示了曾經的戰場上發生過的慘烈戰斗。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長江將青草和山巒分割開的景象,以及山巒與白云相接連綿的景色。這種景觀的描繪,與戰亂和人煙稀少的城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長江、青草、山巒、白云,都是自然景物,與詩中的戰爭和人類活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人類的渺小和戰亂對自然的破壞。
最后,作者以“一掬中原淚”來表達對戰爭時代的悲傷和凄涼。這句詩用一掬淚水,來象征著中原地區在戰亂中所流的無盡眼淚。而凄涼對夕陽的描述,則進一步凸顯了整首詩的憂傷和沉重。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漢陽城景象的描繪,以及戰爭、人流離失所和自然景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時代的痛苦和悲傷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運用,進一步凸顯了人類在戰亂中的渺小和自然的恢弘。
“天色欲蒼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yáng chéng
漢陽城
hàn yáng chéng shàng wàng, tiān sè yù cāng huáng.
漢陽城上望,天色欲蒼黃。
yún qù réng qīng yě, rén xī bàn zhàn chǎng.
云去仍清野,人稀半戰場。
jiāng fēn qīng cǎo duàn, shān jiē bái yún zhǎng.
江分青草斷,山接白云長。
yī jū zhōng yuán lèi, qī liáng duì xī yáng.
一掬中原淚,凄涼對夕陽。
“天色欲蒼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