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興賦出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月中興賦出車”全詩
華夷共主皆思服,堯舜如天尚病諸。
蕩寇重編歸漢里,和戎難下絕秦書。
只應文物開王會,珥筆曾夸太史魚。
分類:
作者簡介(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黃遵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是黃遵憲創作的一首詩詞,創作于清代。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月中興賦《出車》,金陵王氣復充閭。
華夷共主皆思服,堯舜如天尚病諸。
蕩寇重編歸漢里,和戎難下絕秦書。
只應文物開王會,珥筆曾夸太史魚。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遵憲在六月中興之際寫的《出車》賦。詩中描述了金陵王的威儀重新充盈于京都,華夷之間的君主都心悅誠服,就像堯舜一樣受人尊崇。通過剿滅寇盜并重整國家秩序,使得歸附漢室的人們重歸故里,平定了與戎夷的戰亂,終結了秦朝的殘暴統治。詩人認為這樣的時刻正適宜舉行盛大的文物盛會,以表彰功臣,其中太史魚更是被贊譽為卓越的文學家。
賞析:
這首詩詞以六月中興之際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興盛和治理的欣喜之情。金陵王的氣派再次充盈于京都,華夷之間的君主都對他感到敬畏,這暗示著國家的統一和強盛。描繪堯舜受人尊崇,表達了對古代偉大君主的敬仰之情。蕩寇重編歸漢里,和戎難下絕秦書,描述了國家治理的成果,成功平定了內外的戰亂,重建了和諧的社會秩序。詩人欣喜地認為,這樣的時刻應該舉行盛大的文物盛會,以表彰功臣,尤其贊譽了太史魚的才華出眾。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盛和治理的贊美之情,以及對功臣和文化人才的崇敬。通過描繪國家的繁榮和和平,詩人表達了對清代治理的樂觀態度,并希望通過文化的發展來進一步鞏固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又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的背景和人們的情緒。
“六月中興賦出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ōng xī yún shù cháng dé xiáng lǜ mén gǎn huái shī
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
liù yuè zhōng xīng fù chū chē, jīn líng wáng qì fù chōng lǘ.
六月中興賦《出車》,金陵王氣復充閭。
huá yí gòng zhǔ jiē sī fú, yáo shùn rú tiān shàng bìng zhū.
華夷共主皆思服,堯舜如天尚病諸。
dàng kòu chóng biān guī hàn lǐ, hé róng nán xià jué qín shū.
蕩寇重編歸漢里,和戎難下絕秦書。
zhǐ yīng wén wù kāi wáng huì, ěr bǐ céng kuā tài shǐ yú.
只應文物開王會,珥筆曾夸太史魚。
“六月中興賦出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