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少市聲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少市聲囂”全詩
佛猶夸國樂,奴亦挾天驕。
御氣毬千尺,馳風馬百驍。
街彈巡赤棒,獨少市聲囂。
分類:
作者簡介(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香港感懷十首》黃遵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香港感懷十首》
朝代:清代
作者:黃遵憲
流水游龍外,
平波又畫橈。
佛猶夸國樂,
奴亦挾天驕。
御氣毬千尺,
馳風馬百驍。
街彈巡赤棒,
獨少市聲囂。
中文譯文:
流水中游動的龍,
平靜的波浪又描繪成船槳。
佛教甚至夸贊國家的音樂,
奴隸也帶有天子的驕傲。
皇室的氣勢如球高達千尺,
奔馳的馬兒百匹勇猛。
城街上彈奏的巡警紅棒,
只有少數人聽到市井的喧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香港的景象和社會情況。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社會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香港的感嘆和思考。
第一句“流水游龍外,平波又畫橈”,通過描繪流動的水和游動的龍,以及平靜的波浪和畫船的槳,展現了香港的水域美景。這里的“游龍”和“畫橈”形象生動,給人以自由和活力的感覺。
接著,詩人提到了佛教和奴隸,表達了香港不僅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有人們對國家的驕傲和自豪。佛教被贊美國家的樂曲,奴隸則帶有天子的驕傲,反映了香港社會多元而復雜的面貌。
接下來的兩句“御氣毬千尺,馳風馬百驍”,描繪了官方的威儀和軍事力量。御氣毬指的是高高飄揚的皇室旗幟,象征著統治者的權威。馳風馬百驍形容馬匹奔馳的速度和勇猛,顯示了軍事力量的威猛和迅捷。
最后兩句“街彈巡赤棒,獨少市聲囂”,描繪了香港城市街頭的景象。詩人提到巡警敲擊紅棒,表明社會秩序的存在和維護,但同時指出市井的喧囂只有少數人能夠真正感受到,暗示了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現了香港的自然美景、文化底蘊、社會秩序以及不同階層之間的差距。它呈現了清代香港的獨特風貌,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感嘆。
“獨少市聲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gǎng gǎn huái shí shǒu
香港感懷十首
liú shuǐ yóu lóng wài, píng bō yòu huà ráo.
流水游龍外,平波又畫橈。
fú yóu kuā guó lè, nú yì xié tiān jiāo.
佛猶夸國樂,奴亦挾天驕。
yù qì qiú qiān chǐ, chí fēng mǎ bǎi xiāo.
御氣毬千尺,馳風馬百驍。
jiē dàn xún chì bàng, dú shǎo shì shēng xiāo.
街彈巡赤棒,獨少市聲囂。
“獨少市聲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