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名揚至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尼父名揚至圣”全詩
三枝既立,遞互闡良緣。
尼父名揚至圣,如來證、大覺金仙。
吾門祖,老君睿號,今古自相傳。
玄玄。
同一體,誰高誰下,誰后誰先。
共扶持邦國,普化人天。
渾似滄溟大海,分異派、流泛諸川。
然如是,周游去處,終久盡歸源。
分類: 滿庭芳
《滿庭芳 詠三教》王丹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滿庭芳 詠三教》
朝代:元代
作者:王丹桂
滿庭芳 詠三教
釋演空寂,道談清靜,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遞互闡良緣。
尼父名揚至圣,如來證、大覺金仙。
吾門祖,老君睿號,今古自相傳。
玄玄。
同一體,誰高誰下,誰后誰先。
共扶持邦國,普化人天。
渾似滄溟大海,分異派、流泛諸川。
然如是,周游去處,終久盡歸源。
中文譯文:
滿庭芳 詠三教
釋教宣揚空靈寧靜,道教倡導寧靜清凈,儒教弘揚百行美德。
三教并立,相互展示良好的關系。
尼父指佛教的祖師釋迦牟尼,如來是佛教用語,指釋迦牟尼佛,大覺金仙是道教用語,指達到大覺境界的仙人。
吾門祖指道教的祖師老子,老君是老子的尊號,道教的傳承始終如一,流傳至今。
玄玄。
三教同為一個整體,誰高誰低,誰晚誰先,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共同支持國家,普及教化人類和天地。
宛如浩瀚的大海,各教派別分野不同,流轉于各個地方。
然而事實如此,周游各地,最終都回到原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宏闊的視野,描述了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的共同點和互補關系。作者通過借用各教派的術語和祖師的名號,表達了三教相互扶持、共同追求智慧和道義的精神。詩中提到的"滿庭芳"暗指三教的豐富和繁榮,象征著宗教的繁盛和普及。
作者通過運用"玄玄"兩字,表達了三教的神秘和深奧之處。他強調三教雖然不盡相同,但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無高低之分,無先后之別。這種觀點體現了作者對于宗教的包容和超越的態度。
詩中還通過"共扶持邦國,普化人天"的描述,強調了三教對于社會和個人的影響力。它們共同致力于國家的安定和人類的修身養性,具有普世的教化作用。
最后的幾句"渾似滄溟大海,分異派、流泛諸川。然如是,周游去處,終久盡歸源",表達了宗教的廣泛傳播和多樣性,但最終都回歸于宗教的源頭。宗教的發展和流傳如同大海般浩渺無邊,分化成各個派別,流傳于各地,但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歸宿。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運用了比喻手法和對比手法,展現了作者對于三教的理解和思考。它弘揚了宗教的包容性、普世性和互補性,傳達了一種和諧共處、相互尊重的宗教觀念。這首詩詞通過深邃的意境和抒發詩人對于宗教的感悟,展示了作者對于宗教和人生哲學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和思想價值。
“尼父名揚至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yǒng sān jiào
滿庭芳 詠三教
shì yǎn kōng jì, dào tán qīng jìng, rú zōng bǎi xíng zhōu quán.
釋演空寂,道談清靜,儒宗百行周全。
sān zhī jì lì, dì hù chǎn liáng yuán.
三枝既立,遞互闡良緣。
ní fù míng yáng zhì shèng, rú lái zhèng dà jué jīn xiān.
尼父名揚至圣,如來證、大覺金仙。
wú mén zǔ, lǎo jūn ruì hào, jīn gǔ zì xiāng chuán.
吾門祖,老君睿號,今古自相傳。
xuán xuán.
玄玄。
tóng yī tǐ, shuí gāo shuí xià, shuí hòu shuí xiān.
同一體,誰高誰下,誰后誰先。
gòng fú chí bāng guó, pǔ huà rén tiān.
共扶持邦國,普化人天。
hún sì cāng míng dà hǎi, fēn yì pài liú fàn zhū chuān.
渾似滄溟大海,分異派、流泛諸川。
rán rú shì, zhōu yóu qù chù, zhōng jiǔ jǐn guī yuán.
然如是,周游去處,終久盡歸源。
“尼父名揚至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