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料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今料理”全詩
無柰遠、楚云天際千里。
靈均一去,芳蓀翠減,香籬青死。
龍舟鼉鼓聲沸。
嘆舊俗、空夸水戲。
樂少年、越女吳姬,□□王孫公子。
曾記南浦芙蓉,東湖楊柳,斜日歌吹。
彩舟載酒,綸巾揮扇,勝友同醉。
而今白頭蓬卷。
但諳慣、獨醒滋味。
好只把、蘭佩荷衣,從今料理。
分類: 宴清都
《宴清都 端午》梁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宴清都 端午》
帶恨湘江水。
無柰遠、楚云天際千里。
靈均一去,芳蓀翠減,香籬青死。
龍舟鼉鼓聲沸。
嘆舊俗、空夸水戲。
樂少年、越女吳姬,□□王孫公子。
曾記南浦芙蓉,東湖楊柳,斜日歌吹。
彩舟載酒,綸巾揮扇,勝友同醉。
而今白頭蓬卷。
但諳慣、獨醒滋味。
好只把、蘭佩荷衣,從今料理。
中文譯文:
帶著怨恨的湘江水。
遠離故鄉,楚云漫布在天際的千里之外。
靈山已逝,芳草減少,花籬變得黯淡。
龍舟上鼉鼓聲激蕩。
嘆古老的習俗,虛浮地夸耀水上游戲。
年輕人歡樂,越國的女子和吳國的姬嬌美,
還有那□□的王侯和公子。
曾經記得南浦的芙蓉花,東湖的楊柳,在斜暉中歌唱吹奏。
彩舟載滿美酒,綸巾揮動扇子,與知己同醉。
而今已是白發蒼蒼。
但對這種滋味已經熟悉,獨自清醒。
只愿將蘭香佩戴,荷葉衣裳從此整理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元代梁寅創作的作品,通過描繪端午節的宴會場景,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
詩的開頭表達了作者對湘江水的怨恨之情,可能是因為與湘江有關的往事引發的情感。接著,詩中描述了遠離故鄉的景象,楚云籠罩在天空,給人以遙遠而悠遠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靈山逝去、芳草減少、花籬枯死的景象,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自然景觀的凋零。在這樣的背景下,龍舟上的鼉鼓聲格外激蕩,引起人們對舊俗的嘆息和對水上游戲的虛浮感。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年輕人的歡樂和美好時光,描述了越國和吳國的女子、王侯和公子的歡聚場景,以及南浦的芙蓉花和東湖的楊柳在斜暉中的歌唱吹奏。這些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向往。
最后,詩人以自己已經白發蒼蒼的年紀自省,但他對生活的味道已經熟悉,保持清醒的心態。他希望將蘭香佩戴,整理好自己的衣裳,從此過上更為精心料理的生活。
整首詩以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為主題,通過對端午節宴會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習俗和人物形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以充滿情感的描寫和細膩的表達,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歲月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深刻感悟。
“從今料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qīng dōu duān wǔ
宴清都 端午
dài hèn xiāng jiāng shuǐ.
帶恨湘江水。
wú nài yuǎn chǔ yún tiān jì qiān lǐ.
無柰遠、楚云天際千里。
líng jūn yī qù, fāng sūn cuì jiǎn, xiāng lí qīng sǐ.
靈均一去,芳蓀翠減,香籬青死。
lóng zhōu tuó gǔ shēng fèi.
龍舟鼉鼓聲沸。
tàn jiù sú kōng kuā shuǐ xì.
嘆舊俗、空夸水戲。
lè shào nián yuè nǚ wú jī, wáng sūn gōng zǐ.
樂少年、越女吳姬,□□王孫公子。
céng jì nán pǔ fú róng, dōng hú yáng liǔ, xié rì gē chuī.
曾記南浦芙蓉,東湖楊柳,斜日歌吹。
cǎi zhōu zài jiǔ, guān jīn huī shàn, shèng yǒu tóng zuì.
彩舟載酒,綸巾揮扇,勝友同醉。
ér jīn bái tóu péng juǎn.
而今白頭蓬卷。
dàn ān guàn dú xǐng zī wèi.
但諳慣、獨醒滋味。
hǎo zhǐ bǎ lán pèi hé yī, cóng jīn liào lǐ.
好只把、蘭佩荷衣,從今料理。
“從今料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