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依舊委蓬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昏依舊委蓬蒿”全詩
自謂能生千里足,黃昏依舊委蓬蒿。
分類:
作者簡介(于鄴)
[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書均以于鄴、于武陵為二人,如:新唐書藝文志既錄于武陵詩一卷,又有于鄴詩一卷,全唐詩以于武陵為會昌時人,復以于鄴為唐末人。此從唐才子傳)杜曲人。
《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于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
朝代:唐代
作者:于鄴
雀兒未逐飏風高,
下視鷹意氣豪。
自謂能生千里足,
黃昏依舊委蓬蒿。
中文譯文:
小雀鳥未能飛得高,
低頭看著鷹的氣概豪壯。
自以為能夠生有千里翅膀,
然而黃昏時依然落在草叢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只小雀鳥和一只鷹之間的對比。雀兒未能飛得高,下視鷹,則顯示了雀鳥的局限性和自卑感。雀鳥自詡能夠生有千里翅膀,但黃昏來臨時,它依然只能停留在草叢中,沒有實現自己的夙愿。
詩中的鷹象征著力量和自由,而雀鳥則代表著渺小和局促。作者通過這對比,表達了自己在科舉考試中落榜的遭遇和對自身能力的懷疑。盡管雀鳥自認為有千里翅膀,但實際上它的能力和成就遠遠不及鷹。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人生中的挫折和自我反思。它提醒人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客觀的評估,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珍惜眼前的機遇和現狀。
總之,《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通過描繪雀鳥與鷹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對自身能力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挫折的忿恨和對現實的無奈感。這首詩詞在簡潔的形式中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引發讀者對自我認知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黃昏依舊委蓬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dì bù shèng qí fèn tí lù zuǒ fú miào
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
què ér wèi zhú yáng fēng gāo, xià shì yīng yì qì háo.
雀兒未逐飏風高,下視鷹意氣豪。
zì wèi néng shēng qiān lǐ zú, huáng hūn yī jiù wěi péng hāo.
自謂能生千里足,黃昏依舊委蓬蒿。
“黃昏依舊委蓬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