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連葛嶺鶴聲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連葛嶺鶴聲遙”全詩
五更鐘鼓星初沒,兩岸樓臺霧未消。
路傍柳洲人語近,山連葛嶺鶴聲遙。
沖寒亦有尋梅客,擁神騎驢過短橋。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吳大有)
吳大有,(約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字有大,一字勉道,號松壑,嵊縣(今屬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末前后在世。寶佑間,(公元一二五六年左右)游太學,率諸生上書言賈似道奸狀,不報。遂退處林泉,與林昉、仇遠、白珽等七人,以詩酒相娛。元除,辟為國子檢閱,不赴。大有著有松下偶抄,千古功名鏡及雪后清者,歸來幽莊等集傳與世。詞存一首,載《絕妙好詞》卷六。
《晚過西湖》吳大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過西湖》是一首宋代吳大有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曙色溟溟濕緼袍,
晨曦繚繞濕透衣袍,
涌金門下上輕橈。
金門湖上搖曳輕舟。
五更鐘鼓星初沒,
五更鐘鼓敲響,星辰剛剛隱沒,
兩岸樓臺霧未消。
湖岸兩旁樓臺籠罩在霧靄之中,猶未散去。
路傍柳洲人語近,
路旁柳岸人言相近,
山連葛嶺鶴聲遙。
山巒連綿,葛峰之間傳來鶴鳴,
沖寒亦有尋梅客,
沖寒之時也有尋梅的游客,
擁神騎驢過短橋。
神明騎著驢子駛過短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晚上過西湖的景象。清晨的曙光透過湖水的薄霧灑在湖畔,湖上的船只輕盈地行駛。當五更鐘聲響起時,星星剛剛隱沒,兩岸的樓臺仍籠罩在霧中。路旁的柳樹岸邊人們交談聲近在咫尺,而山中的葛峰傳來的鶴鳴聲卻十分遙遠。即使在寒冷的沖寒時節,也有尋梅的游客,他們騎著驢子穿過短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夜晚景色,展現出作者細膩的觀察和感受能力。通過描寫晨曦、鐘聲、樓臺、柳樹、山巒和鶴鳴等元素,營造出一幅靜謐而美麗的夜晚畫面。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將近距離的路旁景物與遙遠的山峰隔開,同時也展示了人與自然的親近與疏離。最后兩句以擁神騎驢過短橋的形象作為結尾,給整首詩詞增添一絲趣味和活力。
整體上,《晚過西湖》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展現了作者對西湖夜晚景色的獨特體驗,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夜晚湖畔的寧靜和美麗。
“山連葛嶺鶴聲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guò xī hú
晚過西湖
shǔ sè míng míng shī yùn páo, yǒng jīn mén xià shàng qīng ráo.
曙色溟溟濕緼袍,涌金門下上輕橈。
wǔ gēng zhōng gǔ xīng chū méi, liǎng àn lóu tái wù wèi xiāo.
五更鐘鼓星初沒,兩岸樓臺霧未消。
lù bàng liǔ zhōu rén yǔ jìn, shān lián gé lǐng hè shēng yáo.
路傍柳洲人語近,山連葛嶺鶴聲遙。
chōng hán yì yǒu xún méi kè, yōng shén qí lǘ guò duǎn qiáo.
沖寒亦有尋梅客,擁神騎驢過短橋。
“山連葛嶺鶴聲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