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危亭詠式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上危亭詠式微”全詩
羨他白鷺凌風去,卻向山前自在飛。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危亭詠式微,
封章再上未容歸。
羨他白鷺凌風去,
卻向山前自在飛。
詩意:
這首詩以登上碧云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懷之情。詩人在晚上登上危亭,感嘆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已經漸漸式微,再次被封為官員也無法回到從前的容光煥發的狀態。他羨慕那些自由自在地飛翔的白鷺,它們能夠在風中自由翱翔,而自己卻只能在山前停留。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晚上登上危亭這一景物,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外在環境相結合,形成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深刻感受。
"危亭"象征著詩人的身份地位,晚上登上危亭則表明詩人已經失去了昔日的榮光和輝煌。"式微"一詞則更加強調了詩人的頹廢和衰落。
"封章再上未容歸"表達了詩人對再次被封為官員的渴望,但也明白自己已經無法回到從前的輝煌時刻,無法重回過去的榮耀。
最后兩句詩中的白鷺則成為了詩人內心的寄托和傾訴。白鷺是自由自在的,能夠凌風翱翔,而詩人卻只能停留在山前,無法自由飛翔。這象征著詩人對自由、追求和理想的向往,以及對現實局限的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凄涼的語言,以碧云亭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逝去榮光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之情。
“晚上危亭詠式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dēng bì yún tíng gǎn huái sān shí shǒu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wǎn shàng wēi tíng yǒng shì wēi, fēng zhāng zài shàng wèi róng guī.
晚上危亭詠式微,封章再上未容歸。
xiàn tā bái lù líng fēng qù, què xiàng shān qián zì zài fēi.
羨他白鷺凌風去,卻向山前自在飛。
“晚上危亭詠式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