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今日俱長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今日俱長路”全詩
豈知今日俱長路,重慰平生仰后塵。
云澹京黃書鵠舉,風回漢水白鷗馴。
歸來有約天從否,準擬冥行細問津。
分類:
作者簡介(鄒浩)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別由正》鄒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由正》是宋代詩人鄒浩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望著你離去,不覺間百里已無法相見,
你的政績聲望,越來越令人驚嘆。
誰能想到今日我們都走了這么遠,
我心中對你的仰慕和追隨倍感安慰。
天空中云彩淡雅,書中的鵠鳥飛翔,
風吹拂著漢水,白鷗馴順地飛翔。
我歸來后是否有機會與你再相見,
我將詳細詢問你在冥府的近況。
詩意:
《別由正》表達了詩人鄒浩對友人離去的離情別緒和對其政聲文譽的贊嘆之情。詩人在詩中感嘆相隔百里無法相見,卻也對友人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感到驚嘆。詩人思念友人,認為他們如今都走了很遠,但對友人的仰慕和追隨使他倍感安慰。詩中描繪了寧靜的云彩和自由自在的鳥類飛翔的景象,以及漢水上飛翔的白鷗,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在世間和冥府的祝福和關懷。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與友人再相見的希望,并決心在冥府時詳細詢問友人的近況。
賞析:
《別由正》以簡潔優美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和對其成就的贊嘆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云彩、鳥類和江水,以增強詩意的抒發和情感的表達。通過描繪友人的政聲文譽和對友人的仰慕之情,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展示了對友人在冥府的關切。整首詩以簡練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深厚情意,給人以溫暖和感動的感受。
“豈知今日俱長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yóu zhèng
別由正
xǔ rǔ xiāng wàng wú bǎi lǐ, zhèng shēng wén yù yì jīng rén.
許汝相望無百里,政聲文譽益驚人。
qǐ zhī jīn rì jù cháng lù, zhòng wèi píng shēng yǎng hòu chén.
豈知今日俱長路,重慰平生仰后塵。
yún dàn jīng huáng shū gǔ jǔ, fēng huí hàn shuǐ bái ōu xún.
云澹京黃書鵠舉,風回漢水白鷗馴。
guī lái yǒu yuē tiān cóng fǒu, zhǔn nǐ míng xíng xì wèn jīn.
歸來有約天從否,準擬冥行細問津。
“豈知今日俱長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