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不復舊時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沈郎不復舊時腰”全詩
力不禁風紅芍藥,聲偏宜雨碧芭蕉。
尋常路隔疑春樹,萬一書來候晚潮。
況是頻頻移帶眼,沈郎不復舊時腰。
分類:
《暮春有感》瞿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有感》是明代瞿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春已至,美人不見已經連續好幾天了,更何況此時春天接近尾聲,景色變得寂寥無聲。我力量不足以抵擋住風,紅色的芍藥被風吹得搖擺不定,聲音也似乎更適合下雨時碧綠的芭蕉。
平常的路途使我懷疑是否是春天的樹木將它們分隔開來,萬一有一封書信來到,我只能等待晚潮前來,因為我不能隨意地離開。況且,這樣頻繁地移動我的目光,使得我無法再看到你,沈郎,你已不再是過去那個年輕有力的人。
詩詞《暮春有感》描繪了一個美人不見的春天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美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春殘景寂寥、花草受風搖曳的景象,表達了自己無力應對外界變化、無法與心愛之人相聚的無奈之情。詩中的寂寥和無聲,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詩詞的感受力。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比美人不見與春殘景寂寥、力不禁風紅芍藥與聲偏宜雨碧芭蕉的描寫,凸顯了詩人對美人的思念之情。詩人的心情隨著景色的變化而變化,從美人的離去到對春天景象的感慨,再到對自己無法離開等待的無奈,展現了復雜而真摯的情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人情的對比,使詩詞更加豐富深刻。
“沈郎不復舊時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yǒu gǎn
暮春有感
měi rén bú jiàn yǐ lián cháo, kuàng zhí chūn cán jǐng jì liáo.
美人不見已連朝,況值春殘景寂寥。
lì bù jīn fēng hóng sháo yào, shēng piān yí yǔ bì bā jiāo.
力不禁風紅芍藥,聲偏宜雨碧芭蕉。
xún cháng lù gé yí chūn shù, wàn yī shū lái hòu wǎn cháo.
尋常路隔疑春樹,萬一書來候晚潮。
kuàng shì pín pín yí dài yǎn, shěn láng bù fù jiù shí yāo.
況是頻頻移帶眼,沈郎不復舊時腰。
“沈郎不復舊時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