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淋漓獨何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夜淋漓獨何苦”全詩
紅蕉碧梧語葉上,黃茅屋漏那能補。
雞鳴膠膠天欲曙,況乃蕭條在羈旅。
吁嗟!恨爾之秋雨。
雨。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曄)

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曄。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則天和殤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歲。葬于和陵,死后謚號為圣穆景文孝皇帝。
《秋宵恨》李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宵恨》是唐代李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月一滴不沾土,
連夜淋漓獨何苦。
紅蕉碧梧語葉上,
黃茅屋漏那能補。
雞鳴膠膠天欲曙,
況乃蕭條在羈旅。
吁嗟!恨爾之秋雨。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秋夜的不舍和心中的愁苦之情。詩中描述了一個六月的夜晚,雨水滴落不停,作者感到痛苦和孤獨。紅蕉和碧梧樹上的葉子傾訴著無言的悲愁,黃茅屋的漏洞無法修補。天色漸亮,雞鳴聲傳來,意味著天將破曉,但作者仍然身處陌生的旅途之中,感到更加凄涼和郁悶。最后,作者發出了一聲嘆息,對這秋夜的雨水心生悔恨。
賞析:
《秋宵恨》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寥孤獨的秋夜情景。通過描寫雨水不停地滴落,作者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紅蕉和碧梧樹上的葉子似乎在述說著悲傷的故事,而黃茅屋的漏洞象征著無法彌補的缺憾。詩中的雞鳴聲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但對于作者而言,這個秋夜帶來的只有更多的寂寞和無助。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塑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郁悶和悔恨之情。
這首詩詞展示了李曄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以及對人生苦難和離愁的思考。它通過對細微的細節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連夜淋漓獨何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iāo hèn
秋宵恨
liù yuè yī dī bù zhān tǔ, lián yè lín lí dú hé kǔ.
六月一滴不沾土,連夜淋漓獨何苦。
hóng jiāo bì wú yǔ yè shàng, huáng máo wū lòu nà néng bǔ.
紅蕉碧梧語葉上,黃茅屋漏那能補。
jī míng jiāo jiāo tiān yù shǔ, kuàng nǎi xiāo tiáo zài jī lǚ.
雞鳴膠膠天欲曙,況乃蕭條在羈旅。
xū jiē! hèn ěr zhī qiū yǔ.
吁嗟!恨爾之秋雨。
yǔ.
雨。
“連夜淋漓獨何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