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飾雕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羽飾雕奩”全詩
綠沉裁鏤管,翠羽飾雕奩。
幾格朱黃雜,臺床竹素兼。
古今資日用,錯綜盡洪纖。
分類:
作者簡介(丁謂)

丁謂(966-1037),字謂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時遷居蘇州。祖父丁守節,與范仲淹曾祖范夢齡同是吳越國中吳軍節度使錢文奉(錢镠之孫)的幕僚,任節度推官,遂為長洲人。通籍后丁謂官運亨通,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工部員外郎、三司鹽鐵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為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加樞密直學士。后歷任禮部侍郎、參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書。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謂以參知政事身份任平江軍節度使,衣錦歸里,“建節本鎮,一時為榮”。離京時,宋真宗特賜御詩七言四韻和五言十韻,“尤為盛事”。他同時兼任使持節蘇州諸軍事、蘇州刺史、蘇州管內觀察處置堤堰橋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軍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書復參知政事。不久,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師。乾興元年(1022),封為晉國公。顯赫一時,貴震天下。
《筆》丁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筆》
朝代:宋代
作者:丁謂
霜距金犀利,
煙毫枳棘铦。
綠沉裁鏤管,
翠羽飾雕奩。
幾格朱黃雜,
臺床竹素兼。
古今資日用,
錯綜盡洪纖。
中文譯文:
霜附在金色的筆尖上,閃耀著銳利的光芒,
煙霧般的細筆毫上有枳棘般的鋒芒。
翠綠色的筆桿經過精心雕刻,
羽毛裝飾著華麗的筆匣。
紅色和黃色的線條交錯交織,
臺子上的床榻和竹制的書桌兼而有之。
這支筆承載著古今所有的智慧與日常應用,
錯綜復雜地展現著千絲萬縷的纖細之美。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一支筆為主題,通過形容筆的各個部分和特點,表達了筆具有獨特的美感和功能。詩人用霜附金色筆尖、煙毫上的枳棘等意象,形象地描繪出筆尖的銳利和筆毫的細膩。綠沉裁鏤的筆桿和翠羽裝飾的雕匣則展示了筆的精致和華麗。詩中還提到了紅黃線條的交織、臺床和竹制書桌的并列,展示了筆與書寫、學問和日常生活的緊密關聯。最后兩句表達了這支筆承載著古今智慧和日常應用的意義,以及錯綜復雜的美感。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筆的美感和功能。通過對筆的各個部分和特點的描繪,詩人將筆與自然界的元素相連,使讀者感受到筆的銳利和細膩之美。同時,詩人通過描寫筆桿和筆匣的裝飾,展現了筆的華麗和精致。詩中還通過紅黃線條的交織、臺床和竹制書桌的并列,將筆與書寫、學問和日常生活相聯系,強調了筆在古今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兩句表達了筆所承載的智慧和應用的廣泛性,以及錯綜復雜的美感,給人以啟發和思考。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筆的多樣性和美感,表達了對文化和知識的贊美和敬仰,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思想內涵。
“翠羽飾雕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ǐ
筆
shuāng jù jīn xī lì, yān háo zhǐ jí xiān.
霜距金犀利,煙毫枳棘铦。
lǜ chén cái lòu guǎn, cuì yǔ shì diāo lián.
綠沉裁鏤管,翠羽飾雕奩。
jǐ gé zhū huáng zá, tái chuáng zhú sù jiān.
幾格朱黃雜,臺床竹素兼。
gǔ jīn zī rì yòng, cuò zōng jǐn hóng xiān.
古今資日用,錯綜盡洪纖。
“翠羽飾雕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