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勞官職在天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徒勞官職在天涯”全詩
不是虎丘多勝概,拂衣歸去已多時。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詩一首》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一首》是宋代詩人王禹偁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一首
徒勞官職在天涯,
一望家園一淚垂。
不是虎丘多勝概,
拂衣歸去已多時。
中文譯文:
寫一首詩
枉然擔任官職在邊陲,
遠望故鄉,淚水滂沱。
并非虎丘多壯麗景色所慨嘆,
撣去衣塵歸去已經很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王禹偁對官場生涯的無奈和思鄉之情。他在遙遠的天涯擔任著徒勞無功的官職,每當眺望故鄉時,不禁流下悲傷的淚水。詩人并不因為虎丘的壯麗景色而感嘆,因為他深知雖然回家已經過了很久,但他的官職仍然束縛著他,無法輕易歸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困惑和思鄉之情。通過描繪自己在邊遠地區的官職徒勞無功,詩人表達了對官場生涯的無奈與失望。他遠離家園,每當遠望故鄉的時候,眼淚不禁流下,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的“虎丘”是指蘇州的著名風景名勝,詩人認為即便面對如此美景,也無法抵消思鄉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結束官場生涯、回歸家鄉的渴望,然而,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他的回歸并不容易。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通過對個人命運的反思,詩人展現了對現實的痛苦和對理想歸宿的向往,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追求。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和社會意義。
“徒勞官職在天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yī shǒu
詩一首
tú láo guān zhí zài tiān yá, yī wàng jiā yuán yī lèi chuí.
徒勞官職在天涯,一望家園一淚垂。
bú shì hǔ qiū duō shèng gài, fú yī guī qù yǐ duō shí.
不是虎丘多勝概,拂衣歸去已多時。
“徒勞官職在天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