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家給人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家給人足”出自兩漢司馬光的《陶侃惜谷》,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jiā jǐ rén zú,詩句平仄:平仄平平。

    “家給人足”全詩

    《陶侃惜谷》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
    ”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頭像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陶侃惜谷翻譯及注釋

    翻譯
      陶侃曾經外出游玩,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你為什么用這個呢?”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姑且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說:“你既然不種田了,還隨意戲弄別人的莊稼!”陶侃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懇地耕地,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注釋
    ⑴嘗:曾經。
    (1)出:外出。
    ⑵持:拿著。
    ⑶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指干什么。
    ⑷云:說。
    ⑸聊:姑且。
    ⑹耳:罷了。
    ⑺汝:你.
    ⑻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⑼賊:毀害,毀壞,損害,傷害。
    ⑽執:抓住。
    ⑾鞭:名詞作動詞,抽打。
    ⑿是以:因此。
    ⒀勤于農植:即“于農植勤”,對農業肯下苦力。
    ⒁給:富裕,足,豐足。
    ⒂足:足夠。
    ⒃聊取之耳:隨便取來玩玩罷了。
    ⒄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種田。
    ⒅戲賊人稻:為了游戲破壞農民的莊稼。
    (19)陶侃:史稱陶侃為荊州刺史,在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甚至“道不拾遺”。這顯然與他的愛惜民力,重視生產有關。
    (20)出:外出
    (21)持而鞭之 ,而:表轉折。

    陶侃惜谷寓意

      這個故事體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的品質。

      節儉是中華名族的優良傳統。珍惜勞動果實,則是農民辛勤勞動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實際行動傳承了這一美德,并因此換來了一方百姓的豐衣足食。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珍惜糧食。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家給人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kǎn xī gǔ
    陶侃惜谷

    táo kǎn cháng chū yóu, jiàn rén chí yī bǎ wèi shú dào, kǎn wèn:" yòng cǐ hé wéi?" rén yún:" háng dào suǒ jiàn, liáo qǔ zhī ěr.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
    " kǎn dà nù jí yuē:" rǔ jì bù tián, ér xì zéi rén dào!" zhí ér biān zhī.
    ”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
    shì yǐ bǎi xìng qín yú nóng zhí, jiā jǐ rén zú.
    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家給人足”平仄韻腳

    拼音:jiā jǐ rén zú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家給人足”的相關詩句

    “家給人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家給人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家給人足”出自司馬光的 《陶侃惜谷》,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