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擬蒺藜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擬蒺藜銜”出自唐代李賀的《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xiān nǐ jí lí xián,詩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先擬蒺藜銜”全詩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翻譯及注釋
翻譯
寒冬臘月里,草根也發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鹽。
不知自己嘴,是硬還是軟,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銜。
注釋
⑴臘月:農歷十二月。
⑵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⑶雪似鹽:《世說新語·言語》:“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⑷蒺藜:植物名,實有刺。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鑒賞
李賀《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共二十三首。這是第二首。這首詩通過駿馬在寒冬臘月里無草可食,饑腸轆轆,只能到白雪覆蓋的土里尋找草根,這時連草根都變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帶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此詩表現了有志之士的窮苦困頓的遭遇和倔強不屈的性格。“先擬蒺藜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shī èr shí sān shǒu qí èr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là yuè cǎo gēn tián, tiān jiē xuě shì yán.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wèi zhī kǒu yìng ruǎn, xiān nǐ jí lí xián.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先擬蒺藜銜”平仄韻腳
拼音:xiān nǐ jí lí xiá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五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五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先擬蒺藜銜”的相關詩句
“先擬蒺藜銜”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先擬蒺藜銜”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先擬蒺藜銜”出自李賀的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