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使蘭膏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使蘭膏薄”全詩
光寒對愁人,時復一花落。
但恐明見累,何愁暗難托。
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寒釭》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寒釭》
向夕燈稍進,
空堂彌寂寞。
光寒對愁人,
時復一花落。
但恐明見累,
何愁暗難托。
戀君秋夜永,
無使蘭膏薄。
中文譯文:
傍晚時,燈光慢慢靠近,
空蕩蕩的大廳更加寂寞。
寒冷的光亮照著憂愁的人,
不時地又有一朵花兒凋落。
只是擔心明亮會讓人累,
何必擔心暗暗難以托付。
我對你的思念在這個永夜里,
不讓蘭花的香薰得稀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寥的夜晚,以及在黑暗中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向夕燈稍進”,把燈光悄悄接近的場景描寫出來,給人一種溫暖和期待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大廳的寂寞和心情的愁苦。“空堂彌寂寞”,形容了整個大廳的空寂和寥寥無人的景象。“光寒對愁人”,通過“光寒”這一形容詞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心情的憂傷。
然后,詩人用“時復一花落”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美好的東西的消逝,仿佛在提醒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
接下來兩句“但恐明見累,何愁暗難托”是詩人對明亮和黑暗的思考。詩人擔心明亮的光芒會讓人疲憊,而黑暗則讓人感到難以托付,這是對人生經歷和境遇的一種思考和感悟。
最后兩句,“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表達了對心愛之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這個秋夜中的思念能一直延續下去,不讓愛情中的甜蜜變得稀疏。
整首詩以簡潔的表達方式,描繪出了一個寂靜而憂愁的夜晚,通過對明亮與黑暗的思考和對愛情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愛情的珍視。
“無使蘭膏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bā shǒu shàng lǐ bù lǐ shì láng hán gāng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寒釭
xiàng xī dēng shāo jìn, kōng táng mí jì mò.
向夕燈稍進,空堂彌寂寞。
guāng hán duì chóu rén, shí fù yī huā luò.
光寒對愁人,時復一花落。
dàn kǒng míng jiàn lèi, hé chóu àn nán tuō.
但恐明見累,何愁暗難托。
liàn jūn qiū yè yǒng, wú shǐ lán gāo báo.
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
“無使蘭膏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