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人言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會人言語”全詩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作者簡介(趙佶)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書”。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翻譯及注釋
翻譯
那杏花仿佛是能工巧匠的杰作,用潔白透明的素絲裁剪而成。那輕盈的重重疊疊的花瓣,好像均勻地涂抹著淡淡的胭脂。新的式樣,美的妝束,艷色灼灼,香氣融融。即使是蕊珠宮中的仙女,見到她也會羞愧得無地自容。但是那嬌艷的花朵最容易凋落飄零,何況還有那么多凄風苦雨,無意也無情。這情景真是令人愁苦!不知經過幾番暮春,院落中只剩下一片凄清。我被拘押著向北行進,憑誰來寄托這重重離恨?這雙飛的燕子,又怎能夠理解人的言語和心情?天遙地遠,已經走過了萬水千山,又怎么知道故宮此時的情形?怎能不思念它呢?但也只有在夢里才能相逢。可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最近幾天,竟連做夢也無法做成。
注釋
①裁剪冰綃(xiāo),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寫杏花的形色。冰綃,白色絲綢,用來比喻花瓣。燕脂,同胭脂。
②靚妝:用脂粉打扮。
③蕊珠宮女:仙女。蕊珠宮是道教傳說中的仙宮。
④憑寄:寄托。
⑤思量:思念。
⑥和夢也新來不做:和,連。新來,一作“有時”。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評解
這首詞以杏花的美麗易得凋零,抒發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與俘虜兩種生活的對比,使他唱出了家國淪亡的哀音。上片描繪杏花開放時的嬌艷及遭受風雨摧殘后的凋零。下片寫離恨。抒發內心的故國之思。詞中以花喻人,抒寫真情實感。百折千回,悲涼哀婉。“會人言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shān tíng
宴山亭
běi xíng jiàn xìng huā cái jiǎn bīng xiāo, qīng dié shù zhòng, dàn zhe yàn zhī yún zhù.
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
xīn yàng jìng zhuāng, yàn yì xiāng róng, xiū shā ruǐ zhū gōng nǚ.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yì dé diāo líng, gèng duō shǎo wú qíng fēng yǔ.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chóu kǔ! wèn yuàn luò qī liáng, jǐ fān chūn mù? píng jì lí hèn chóng chóng, zhè shuāng yàn hé zēng, huì rén yán yǔ? tiān yáo dì yuǎn, wàn shuǐ qiān shān, zhī tā gù gōng hé chǔ? zěn bù sī liang, chú mèng lǐ yǒu shí céng qù.
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wú jù, hé mèng yě xīn lái bù zuò.
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會人言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