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入蒼煙叢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沒入蒼煙叢里”全詩
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
數點落紅亂委,撲鹿沙鷗驚起。
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里。
清平樂令·簾卷曲闌獨倚賞析
這首詞又名《江亭怨》,原題于荊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作者并不可考,《冷齋夜話》、《異聞錄》等著作言其是吳城小龍女之作,使這首增添一種神秘的色彩。
以詞意來看是一個流落異鄉的少女感物傷懷思鄉想家之作。但由其藝術手法來看,其內容之深刻,畫面之豐富,手法之巧妙,給人感受之豐富不似一個初出筆壇的少女之作。
詞的上片描寫流落異鄉,客居他所的少女思鄉遠望的畫面。“簾卷曲闌獨倚,山展暮天之際。”懷著難言的哀愁,少女寂寞孤獨地倚在欄桿上,面對暮色籠罩下的群山,淚眼朦朧,遙望故鄉。“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吳頭楚尾”源自宋朝洪芻《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為吳頭楚尾。”這里豫章代指江西,緣由其在吳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這句話意思是說少女淚眼朦朧地望著她家鄉江西的方向。上片短短四句,卻把少女那種滿腔哀怨的感情,滿目思鄉之淚,形象與情感、人與物、景與情深然一體。
詞的下片,寫思鄉望遠的少女內心豐富麗情感。受驚的沙鷗任意飛翔,而自己卻流落異鄉,有家難歸一股難言的傷感頓上心頭。“數點雪花亂委,撲鹿沙鷗驚起。”雪花喻浪花。撲鹿,象聲詞,指沙鷗拍翅的聲音。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傷懷,卻言沙鷗不受羈絆,實際上把少女離鄉后的不自由與沙鷗自由翱翔作了對比,通過移情聯想,她的無限傷感流露紙端。“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里。”少女多想抓住眼前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詩,然而卻在轉瞬之間那驚起的沙鷗卻消失在蒼煙水草叢中了。多么形象,又是多么生動,一幅少女思鄉感傷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美的愉悅。
這首詞妙語橫生,妙意滿目。語句不多但詞意深遠,給人留下廣闊的聯想,使人余味不絕。古人云“用意十分,下語三分,可幾風騷”(《詞人玉屑》),此詞的境界幾近于此。
“沒入蒼煙叢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lìng
清平樂令
lián juǎn qū lán dú yǐ, jiāng zhǎn mù tiān wú jì.
簾卷曲闌獨倚,江展暮天無際。
lèi yǎn bù céng qíng, jiā zài wú tóu chǔ wěi.
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
shǔ diǎn luò hóng luàn wěi, pū lù shā ōu jīng qǐ.
數點落紅亂委,撲鹿沙鷗驚起。
shī jù yù chéng shí, mò rù cāng yān cóng lǐ.
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里。
“沒入蒼煙叢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