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綰灞陵離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綰灞陵離別”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淡黃柳·詠柳》,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céng wǎn bà líng lí bié,詩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曾綰灞陵離別”全詩
《淡黃柳·詠柳》
三眠未歇,乍到秋時節。
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
絮己為萍風卷葉,空凄切。
長條莫輕折,蘇小恨、倩他說。
盡飄零、游冶章臺客。
紅板橋空,濺裙人去,依舊曉風殘月。
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
絮己為萍風卷葉,空凄切。
長條莫輕折,蘇小恨、倩他說。
盡飄零、游冶章臺客。
紅板橋空,濺裙人去,依舊曉風殘月。
作者簡介(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淡黃柳·詠柳注釋
①三眠:三眠柳,即檉柳(又名人柳)。此柳的柔弱枝條在風中搖曳,時時伏倒。《三輔故事》: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形,號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②灞陵:即霸陵,漢文帝之墓地。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李白《憶秦娥》:“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③蘇小恨:喻與情人離別之悵恨。
④倩:請、請求。
⑤章臺:此處指妓樓舞館。
⑥紅板橋:紅色木板的橋。詩詞中常代指情人分別之地。唐白居易《楊柳枝詞》之四:“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暉。”
⑦濺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典出《北齊書·竇泰傳》。竇泰之母有娠,期而不產,大懼。有巫曰:“渡河浦裙,產子必易。”泰母從之,俄而生泰。后成為古代之風俗,謂女子有孕到河邊洗裙,分娩必易。又,唐李商隱《柳枝詞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與商隱之弟李讓山相遇相約,謂三日后她將“濺裙水上”來會。后以此典借指情人或情戀之事。
淡黃柳·詠柳賞析
此首所詠是為秋初之柳。上片寫弱柳初秋,一派凄切悲涼之景。下片借柳托恨,無限樓空人去,孤苦無依之感。讀之令人蕩氣回腸。“曾綰灞陵離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n huáng liǔ yǒng liǔ
淡黃柳·詠柳
sān mián wèi xiē, zhà dào qiū shí jié.
三眠未歇,乍到秋時節。
yī shù xié yáng chán gèng yàn, céng wǎn bà líng lí bié.
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
xù jǐ wèi píng fēng juàn yè, kōng qī qiè.
絮己為萍風卷葉,空凄切。
cháng tiáo mò qīng zhé, sū xiǎo hèn qiàn tā shuō.
長條莫輕折,蘇小恨、倩他說。
jǐn piāo líng yóu yě zhāng tái kè.
盡飄零、游冶章臺客。
hóng bǎn qiáo kōng, jiàn qún rén qù, yī jiù xiǎo fēng cán yuè.
紅板橋空,濺裙人去,依舊曉風殘月。
“曾綰灞陵離別”平仄韻腳
拼音:céng wǎn bà líng lí bié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曾綰灞陵離別”的相關詩句
“曾綰灞陵離別”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曾綰灞陵離別”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曾綰灞陵離別”出自納蘭性德的 《淡黃柳·詠柳》,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