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殺庾蘭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殺庾蘭成”全詩
江南戎馬后,愁殺庾蘭成!
作者簡介(王士禎)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余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跡卻寄二首(選—)》王士禎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余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跡卻寄二首(選—)》是清代文人王士禎的作品。這首詩以金陵(即南京)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古跡的懷古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之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千古秦淮水,東流繞舊京。
江南戎馬后,愁殺庾蘭成!
詩意表達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詩人提到了秦淮水,這是金陵著名的河流,它流經金陵,象征著金陵的歷史和文化。詩人將其形容為"千古",強調了其悠久的歷史。"東流繞舊京"表明秦淮水東流經過金陵,環繞著曾經的都城,暗示著金陵的昔日繁榮和輝煌。
其次,詩中提到了"江南戎馬后",指的是在江南地區的戰亂之后。這里表達了詩人對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戰亂和動蕩的思考和感慨。"戎馬"指的是戰爭和軍隊,"江南戎馬后"意味著戰亂結束之后的江南地區。詩人通過這一描寫,表達了對歷史沉痛的反思。
最后,詩句"愁殺庾蘭成"則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感傷。"庾蘭成"是一個歷史人物的名字,他是南朝梁時期的一位文學家,也是王士禎的偶像。通過將"庾蘭成"置于愁殺的境況下,詩人表達了對光陰易逝、歲月無情的思考,并對庾蘭成及其時代的榮光和悲壯表示懷念和敬意。
整首詩以金陵為背景,通過描繪秦淮水、江南戎馬后和庾蘭成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對金陵古跡的懷古之情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無奈和思考,給人一種深沉的詩意和情感。這首詩通過對金陵的描繪,喚起讀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情感價值。
“愁殺庾蘭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dàn xīn jì jīn líng yǒng huái gǔ jī què jì èr shǒu xuǎn
余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跡卻寄二首(選—)
qiān gǔ qín huái shuǐ, dōng liú rào jiù jīng.
千古秦淮水,東流繞舊京。
jiāng nán róng mǎ hòu, chóu shā yǔ lán chéng!
江南戎馬后,愁殺庾蘭成!
“愁殺庾蘭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