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醉鄉居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在醉鄉居住”全詩
記得舊曾來去。
疏雨聽芭蕉。
夢魂遙。
惆悵柳煙何處。
目送落霞江浦。
明夜月當樓。
照人愁。
分類: 昭君怨
作者簡介(劉光祖)
劉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簡州陽安人。生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卒于寧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歲,登進士第。除劍南東川節度推官。淳熙五年,(公元一一七八年)召對,論恢復事,除太學正。光宗時,為侍御史,極論道學所系。徙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直秘閣潼川運判。后官至顯謨閣直學士。卒,謚文節。光祖著有后溪集十卷,《宋史本傳》傳于世。
《昭君怨(別恨)》劉光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昭君怨(別恨)
人在醉鄉居住
記得舊曾來去
疏雨聽芭蕉
夢魂遙
惆悵柳煙何處
目送落霞江浦
明夜月當樓
照人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醉鄉中居住的人的思緒和情感。作者通過回憶過去的經歷以及眺望外界的景色,表達了他內心的惆悵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中的描寫幾乎都是片刻的感受,沒有涉及較長的時間和空間。通過描述聽雨、觀柳、落霞和明夜月,作者揭示了自身的愁思和迷離的心境。
首句“人在醉鄉居住”意味著詩人身在陶醉的環境中,這里的“醉鄉”可以理解為物質欲望的追逐和放縱,也可以理解為煩惱和苦悶的避世之地。接著的“記得舊曾來去”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過去經歷的回憶和緬懷。
后面幾句描寫了外界的景色,如“疏雨聽芭蕉”和“目送落霞江浦”。這些景色的描繪不僅增加了詩中的畫面感,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而“夢魂遙”則傳達了作者與現實的隔離和迷離的心境。
最后一句“明夜月當樓,照人愁”是整首詩的高潮和情感的聚焦。明月的照耀下,作者自思自覺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愁思。這里的“愁”指的是內心的憂傷、苦悶和迷惘。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有力的描寫,將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表達出來。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觀察世界,將自己的心境與外界的景物相融合,使詩歌更具有意境和抒情的特點。
“人在醉鄉居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jūn yuàn bié hèn
昭君怨(別恨)
rén zài zuì xiāng jū zhù.
人在醉鄉居住。
jì de jiù céng lái qù.
記得舊曾來去。
shū yǔ tīng bā jiāo.
疏雨聽芭蕉。
mèng hún yáo.
夢魂遙。
chóu chàng liǔ yān hé chǔ.
惆悵柳煙何處。
mù sòng luò xiá jiāng pǔ.
目送落霞江浦。
míng yè yuè dāng lóu.
明夜月當樓。
zhào rén chóu.
照人愁。
“人在醉鄉居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