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邐秋光過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迤邐秋光過卻”全詩
閨院添消索。
最是梧桐零落。
迤邐秋光過卻。
人情音信難托。
魚雁成耽閣教奴獨自守空房,淚珠與、燈花共落。
分類: 伊川令
《伊川令(寄外)》花仲胤 翻譯、賞析和詩意
《伊川令(寄外)》是宋代花仲胤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表達思念之情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寫,展現出作者內心的孤寂和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西風昨夜穿簾幕。
閨院添消索。
最是梧桐零落。
迤邐秋光過卻。
人情音信難托。
魚雁成耽閣。
教奴獨自守空房,
淚珠與、燈花共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西風穿過簾幕的場景作為開篇,西風的涼意使得閨院的氛圍更加凄涼。詩中提到的“消索”指的是女子因思念而瘦弱憔悴的樣子。接著,詩人以“梧桐零落”來形容秋天的景色,梧桐樹的葉子紛紛飄落,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凋零。秋光迤邐而過,暗示著時光的匆匆流逝,不可挽回。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因為遠離家鄉而無法傳遞人情音信的無奈之情。魚和雁作為傳遞消息的信使,成了閣樓的常客,但它們無法將人情音信帶回故鄉。這種無法傳遞情感的遺憾和孤獨感,使得作者的思念更加深刻。
最后兩句“教奴獨自守空房,淚珠與、燈花共落”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悲傷。詩中的“奴”指的是女子,也可能是作者自稱。詩人在異鄉獨自守著空蕩的房間,淚水和燈花一同落下,形成了一種寂寞的景象。這些意象都在強調作者的離愁別緒和無法言說的思念之情。
總的來說,《伊川令(寄外)》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異鄉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人以凄涼的景色和無法傳遞情感的難題來表現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迤邐秋光過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chuān lìng jì wài
伊川令(寄外)
xī fēng zuó yè chuān lián mù.
西風昨夜穿簾幕。
guī yuàn tiān xiāo suǒ.
閨院添消索。
zuì shì wú tóng líng luò.
最是梧桐零落。
yǐ lǐ qiū guāng guò què.
迤邐秋光過卻。
rén qíng yīn xìn nán tuō.
人情音信難托。
yú yàn chéng dān gé jiào nú dú zì shǒu kōng fáng, lèi zhū yǔ dēng huā gòng luò.
魚雁成耽閣教奴獨自守空房,淚珠與、燈花共落。
“迤邐秋光過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