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見海中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見海中月”全詩
獨見海中月,照君池上樓。
山云拂高棟,天漢入云流。
不惜朝光滿,其如千里游。
分類: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題陸山人樓》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陸山人樓
暮聲雜初雁,夜色涵早秋。
獨見海中月,照君池上樓。
山云拂高棟,天漢入云流。
不惜朝光滿,其如千里游。
詩詞中文譯文:
在傍晚時分,鵝群的叫聲漸沉,深夜的色彩融入早秋的景色中。
孤獨地見到了海中升起的明月,照耀著你居住的樓臺。
山上的云在高屋的檐頭輕拂,天上的銀河流淌入云海之中。
不計較早晨光芒的流逝,好像一場漫長的千里之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傍晚和夜晚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寂靜的夜晚的敢于獨行的感受。詩人在靜謐的夜色中獨自欣賞了海中的明月,感受到了寧靜與美麗。山云的拂動和天漢的流動昭示著自然界的永恒變化,詩人通過對這些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仰和對人生旅程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清麗的意象描繪了夜晚秋天的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洞察。詩人通過描寫海中的明月和山云天漢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奇妙,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詩人以樸實的語言展現出對風景的獨特看法,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整首詩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的感覺,讓人沉醉其中。
“獨見海中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ù shān rén lóu
題陸山人樓
mù shēng zá chū yàn, yè sè hán zǎo qiū.
暮聲雜初雁,夜色涵早秋。
dú jiàn hǎi zhōng yuè, zhào jūn chí shàng lóu.
獨見海中月,照君池上樓。
shān yún fú gāo dòng, tiān hàn rù yún liú.
山云拂高棟,天漢入云流。
bù xī cháo guāng mǎn, qí rú qiān lǐ yóu.
不惜朝光滿,其如千里游。
“獨見海中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