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淺種玉人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淺種玉人歸”全詩
船艤水村悄。
非霧非煙,生氣覆瑤草。
蒙茸數畝春陰,夢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聽孤嘯。
山淺種玉人歸,縹緲度晴峭。
鶴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誰家,半江疏雨,空吟斷、一犁清曉。
分類: 祝英臺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祝英臺近(耕云)》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祝英臺近(耕云)》是宋代張炎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占寬閑,鋤浩渺。
船艤水村悄。
非霧非煙,生氣覆瑤草。
蒙茸數畝春陰,夢魂落寞,
知踏碎、梨花多少。
聽孤嘯。
山淺種玉人歸,縹緲度晴峭。
鶴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誰家,半江疏雨,空吟斷、一犁清曉。
詩意解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農民在田間勞作的景象,通過描寫田園的美景,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辛勤勞動的思考。詩中以耕田為主線,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營造,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賞析:
首句描繪了農民占據寬闊的耕地,用鋤頭在廣袤的農田中辛勤勞作。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寧靜的水村,沒有霧,沒有煙,只有生氣盎然的瑤草。這里有一片春天的陰涼,給人一種蒙茸的感覺,也讓人感到夢魂落寞。
下一段描寫了聽到孤鳥的嘯聲,似乎在山林間回蕩。這里描繪了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氛圍,山林中種植了玉米,而美麗的仙子卻匆匆離去,如縹緲的仙境般飛逝而過。接著,詩人描繪了鶴降落在芝田上,五彩斑斕的光芒微微照耀著。這里展示了一種唯美的畫面,令人陶醉。
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笑他們隔著江水,對岸的人家,半江間細雨蒙蒙,空中吟唱,只有一犁清晨的田地。這里通過對江水、雨露和清晨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朦朧的氛圍,也讓人感受到農民的辛勤和平凡的生活。
整首詩以描繪田園景象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營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以及對勞動生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手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山淺種玉人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ù yīng tái jìn gēng yún
祝英臺近(耕云)
zhàn kuān xián, chú hào miǎo.
占寬閑,鋤浩渺。
chuán yǐ shuǐ cūn qiāo.
船艤水村悄。
fēi wù fēi yān, shēng qì fù yáo cǎo.
非霧非煙,生氣覆瑤草。
méng róng shù mǔ chūn yīn, mèng hún luò mò, zhī tà suì lí huā duō shǎo.
蒙茸數畝春陰,夢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tīng gū xiào.
聽孤嘯。
shān qiǎn zhǒng yù rén guī, piāo miǎo dù qíng qiào.
山淺種玉人歸,縹緲度晴峭。
hè xià zhī tián, wǔ sè sàn wēi zhào.
鶴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xiào tā gé pǔ shuí jiā, bàn jiāng shū yǔ, kōng yín duàn yī lí qīng xiǎo.
笑他隔浦誰家,半江疏雨,空吟斷、一犁清曉。
“山淺種玉人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