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暈如嬌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暈暈如嬌靨”全詩
暈暈如嬌靨。
一痕明月老春宵。
正似酥胸潮臉、不曾銷。
當年掌上開元寶。
半是楊妃爪。
若教此掏到癡人。
任是高墻無路、蝶翻身。
(一捻紅)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虞美人》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花心定有何人捻。
暈暈如嬌靨。
一痕明月老春宵。
正似酥胸潮臉,不曾銷。
當年掌上開元寶。
半是楊妃爪。
若教此掏到癡人。
任是高墻無路,蝶翻身。(一捻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虞美人花,表達了作者對女性美麗與嫵媚的贊美之情。首句"花心定有何人捻"暗示花朵的美麗之處必定有人欣賞。接著,用"暈暈如嬌靨"來形容花的顏色,意味著花瓣的紅潤嬌嫩。
下一句"一痕明月老春宵"中,"一痕明月"形容的是花朵的花心,將花心比喻為皓月,寓意花朵美麗如月。"老春宵"則表示花朵在春夜中綻放,暗示女性的嫵媚與艷麗。
繼而,"正似酥胸潮臉,不曾銷"表達了對女性身姿的贊美。酥胸潮臉形容女性的柔美與嬌艷,意味著她的美麗不會凋謝。
接下來的兩句"當年掌上開元寶,半是楊妃爪"描繪了女性的美麗如同掌上的寶物,其中寶物中有一部分是楊貴妃的爪子。這里楊貴妃作為歷史上有名的美女,進一步強調了女性的美麗。
最后一句"若教此掏到癡人,任是高墻無路,蝶翻身"表達了作者的深情。他希望能夠將這樣美麗的花朵帶給一個癡迷的人,即使面臨困難和隔閡也不退縮,像蝴蝶一樣翻越高墻。
整首詩詞以描繪虞美人花為主線,通過花朵的美麗來贊美女性的嫵媚與艷麗。同時,通過對花朵與楊貴妃等美女的聯想,進一步突出了女性的美麗和吸引力。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不畏困難的精神,增添了詩詞的浪漫情懷。
“暈暈如嬌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huā xīn dìng yǒu hé rén niǎn.
花心定有何人捻。
yūn yūn rú jiāo yè.
暈暈如嬌靨。
yī hén míng yuè lǎo chūn xiāo.
一痕明月老春宵。
zhèng shì sū xiōng cháo liǎn bù céng xiāo.
正似酥胸潮臉、不曾銷。
dāng nián zhǎng shàng kāi yuán bǎo.
當年掌上開元寶。
bàn shì yáng fēi zhǎo.
半是楊妃爪。
ruò jiào cǐ tāo dào chī rén.
若教此掏到癡人。
rèn shì gāo qiáng wú lù dié fān shēn.
任是高墻無路、蝶翻身。
yī niǎn hóng
(一捻紅)
“暈暈如嬌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