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皋春草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皋春草色”全詩
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
菱蔓弱難定,楊花輕易飛。
東皋春草色,惆悵掩柴扉。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歸輞川作》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歸輞川作》
谷口疏鐘動,漁樵稍欲稀。
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
菱蔓弱難定,楊花輕易飛。
東皋春草色,惆悵掩柴扉。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描寫了作者心境與自然景色的交融。詩中通過谷口傳來的鐘聲、邊緣地區仍有一些漁樵的身影,表達了一種淡淡的寧靜與寂寞。遠山遙遙的暮色,將人撥回了現實,只好孤獨地回到白云之中。菱蔓柔弱難以扎根,楊花輕而易逝,暗示了稍縱即逝的美好與生命的脆弱。東皋春天青綠的草色引起了詩人內心的思緒,讓他感到無奈與惆悵,不由得掩上了家門。
整首詩以風景描寫表達了一種離別情懷和寂寞之感。通過表面簡潔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閃爍的孤獨與憂傷。詩人借景言志,以自然景觀來襯托人的情感,凸顯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易逝的悲涼感觸。這種境界上的交融與抒發,使得讀者感受到了王維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
“東皋春草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wǎng chuān zuò
歸輞川作
gǔ kǒu shū zhōng dòng, yú qiáo shāo yù xī.
谷口疏鐘動,漁樵稍欲稀。
yōu rán yuǎn shān mù, dú xiàng bái yún guī.
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
líng màn ruò nán dìng, yáng huā qīng yì fēi.
菱蔓弱難定,楊花輕易飛。
dōng gāo chūn cǎo sè, chóu chàng yǎn chái fēi.
東皋春草色,惆悵掩柴扉。
“東皋春草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