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鬢須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潘鬢須皤”全詩
向天涯海角,兩行別淚,風前月下,一片離騷。
啼罷棲烏,望窮芳草,此恨與之誰較多。
昏黃后,對青燈感慨,白酒悲歌。
夢中作夢知么。
憶往事落花流水呵。
更憑高□遠,沈腰不瘦,悵今懷昔,潘鬢須皤。
去燕來鴻,尋梅問柳,寸念從他寒暑熬。
消魂處,但煙光縹渺,山色周遭。
分類: 沁園春
作者簡介(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沁園春》葛長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沁園春》是宋代葛長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沁園春
暫聚如萍,忽散似云,無可奈何。
向天涯海角,兩行別淚,風前月下,一片離騷。
啼罷棲烏,望窮芳草,此恨與之誰較多。
昏黃后,對青燈感慨,白酒悲歌。
夢中作夢知么。憶往事落花流水呵。
更憑高□遠,沈腰不瘦,悵今懷昔,潘鬢須皤。
去燕來鴻,尋梅問柳,寸念從他寒暑熬。
消魂處,但煙光縹渺,山色周遭。
譯文:
春天的園子里,
暫時聚集像浮萍,忽然散開像云,無可奈何。
向著天涯海角,兩行淚水分別,風前月下,一片離愁。
烏鴉啼叫停止,眺望盡是凋零的芳草,這份悲哀與誰比較多。
黃昏之后,對著青燈感慨,白酒悲歌。
夢中還在做夢嗎?回憶往事如同落花流水啊。
更仰仗高山遠處,身材并不瘦弱,悵然今日懷念昔日,發鬢已然斑白。
離開的燕子,歸來的鴻雁,尋找梅花詢問柳枝,心思隨著寒暑煎熬。
心魂消散之處,只有煙光飄渺,周圍盡是山色。
詩意和賞析:
《沁園春》描繪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往事的懷念之情。詩中以悲涼的意境表達了人生無常、離別的無奈以及歲月流轉的無情。
詩的開篇,以浮萍和云來比喻人們的相聚與離散,表達了世事無常的感慨。在離別的時刻,作者以風前月下、一片離騷的描寫,表達了內心的離愁別緒。
接著,詩中出現了烏鴉啼叫、凋零的芳草等形象,強化了離別和凄涼的氛圍。作者對往事的回憶如同落花流水,無法挽回,令人感到無限的惋惜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以高山遠處、身材不瘦等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的懷念之情。離開的燕子、歸來的鴻雁,尋找梅花、詢問柳枝,都象征著作者對過去時光的追求和思念。
最后,詩以消散的心魂、煙光飄渺和周圍的山色作為結尾,呈現出一種深沉的離愁別緒和對世事變幻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感情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光陰流轉的痛楚和思考。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意象,將人情世態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現出濃郁的離愁別緒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凄涼而深沉,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余韻。
“潘鬢須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 yuán chūn
沁園春
zàn jù rú píng, hū sàn shì yún, wú kě nài hé.
暫聚如萍,忽散似云,無可奈何。
xiàng tiān yá hǎi jiǎo, liǎng xíng bié lèi, fēng qián yuè xià, yī piàn lí sāo.
向天涯海角,兩行別淚,風前月下,一片離騷。
tí bà qī wū, wàng qióng fāng cǎo, cǐ hèn yǔ zhī shuí jiào duō.
啼罷棲烏,望窮芳草,此恨與之誰較多。
hūn huáng hòu, duì qīng dēng gǎn kǎi, bái jiǔ bēi gē.
昏黃后,對青燈感慨,白酒悲歌。
mèng zhōng zuò mèng zhī me.
夢中作夢知么。
yì wǎng shì luò huā liú shuǐ ā.
憶往事落花流水呵。
gèng píng gāo yuǎn, shěn yāo bù shòu, chàng jīn huái xī, pān bìn xū pó.
更憑高□遠,沈腰不瘦,悵今懷昔,潘鬢須皤。
qù yàn lái hóng, xún méi wèn liǔ, cùn niàn cóng tā hán shǔ áo.
去燕來鴻,尋梅問柳,寸念從他寒暑熬。
xiāo hún chù, dàn yān guāng piǎo miǎo, shān sè zhōu zāo.
消魂處,但煙光縹渺,山色周遭。
“潘鬢須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