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日攪飛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日攪飛絮”全詩
亂紅也怨春狼藉,_得淚痕無數,腸斷處。
更喚起、瓊鵲催發長亭路。
征鞍難駐。
但脈脈含顰,嗔人底事,剛愛逐春去。
闌干憑,芳草斜陽凝佇。
愁連滿眼煙樹。
_松不理金釵溜,鸞鏡一奩香霧。
花誰主。
悵□□、玉容寂寞春知否。
單衣懶御。
任門外東風,流鶯聲里,盡日攪飛絮。
分類: 摸魚兒
作者簡介(黃機)
黃機,字幾仲(一作幾叔),號竹齋。南宋婺州東陽(今屬浙江)人。曾仕州郡,也是著名詩人。著有《竹齋詩余》、《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等。
《摸魚兒》黃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摸魚兒》
朝代:宋代
作者:黃機
惜春歸,送春惟有,亂紅撲蔌如雨。
亂紅也怨春狼藉,_得淚痕無數,腸斷處。
更喚起,瓊鵲催發長亭路。
征鞍難駐。但脈脈含顰,嗔人底事,剛愛逐春去。
闌干憑,芳草斜陽凝佇。
愁連滿眼煙樹。_松不理金釵溜,鸞鏡一奩香霧。
花誰主。悵□□,玉容寂寞春知否。
單衣懶御。任門外東風,流鶯聲里,盡日攪飛絮。
中文譯文:
懷念春天歸來,只有送春的人,紅花亂飛像雨。
紛亂的花瓣也怨恨春天的狼藉,_淚痕不計其數,令人傷心欲絕。
更喚醒了瓊鵲,催促著離別的長亭之路。
征馬難停留。但是眼含愧色,責怪自己的感情,剛剛喜歡的春天已經離去。
倚在欄桿上,芳草斜陽凝結在思索中。
憂愁彌漫滿眼煙樹。_松不理會金釵的輕盈,鸞鏡中的香霧。
花兒由誰主宰?心懷憂愁的人,玉容孤寂,春天是否知道?
穿著單薄的衣裳,懶得御寒。任由門外的東風,流鶯的聲音中,整日揚起飛絮。
詩意和賞析:
《摸魚兒》是黃機的一首宋代詩詞,描繪了春天的離去和離別的傷感。詩中以花為主題,通過花的凋零和飛舞,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懷念和對離別的痛苦。
詩的開頭寫道,只有送春的人才能懷念春天的離去,紅花像雨一樣飄落。這里的紅花象征著春天的美好,但它們離去的狼藉使人感到遺憾和傷痛。詩中的空白部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無盡憂傷。
接下來,詩中提到瓊鵲,它是一種傳說中的鳥,被用來象征離別的悲傷。瓊鵲在長亭上催促離別,象征離別的時刻已經到來,征馬難以停留。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的內心痛苦和寂寞。他站在欄桿上,眺望著芳草斜陽,思緒凝結在愁苦之中。眼中充滿了憂愁,如同滿眼煙樹。_松不理會金釵的輕盈,鸞鏡中的香霧,表達了作者對外界的漠不關心,他的心思都在內心的痛楚和寂寞之中。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疑問和無奈。他穿著單薄的衣裳,懶得御寒,任由外面的東風吹拂,聽著流鶯的歌聲,整日被飛絮困擾。這里春天成為了一種無法擁有和掌控的存在,作者對春天的離去和寂寞的感受心生疑問。
整首詩以離別和寂寞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天的離去和花的凋謝,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離別的痛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詩情更加深沉和抒情。
“盡日攪飛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ō yú ér
摸魚兒
xī chūn guī sòng chūn wéi yǒu, luàn hóng pū sù rú yǔ.
惜春歸、送春惟有,亂紅撲蔌如雨。
luàn hóng yě yuàn chūn láng jí, dé lèi hén wú shù, cháng duàn chù.
亂紅也怨春狼藉,_得淚痕無數,腸斷處。
gèng huàn qǐ qióng què cuī fā cháng tíng lù.
更喚起、瓊鵲催發長亭路。
zhēng ān nán zhù.
征鞍難駐。
dàn mò mò hán pín, chēn rén dǐ shì, gāng ài zhú chūn qù.
但脈脈含顰,嗔人底事,剛愛逐春去。
lán gān píng, fāng cǎo xié yáng níng zhù.
闌干憑,芳草斜陽凝佇。
chóu lián mǎn yǎn yān shù.
愁連滿眼煙樹。
sōng bù lǐ jīn chāi liū, luán jìng yī lián xiāng wù.
_松不理金釵溜,鸞鏡一奩香霧。
huā shuí zhǔ.
花誰主。
chàng yù róng jì mò chūn zhī fǒu.
悵□□、玉容寂寞春知否。
dān yī lǎn yù.
單衣懶御。
rèn mén wài dōng fēng, liú yīng shēng lǐ, jǐn rì jiǎo fēi xù.
任門外東風,流鶯聲里,盡日攪飛絮。
“盡日攪飛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