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使星前秉燭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使星前秉燭游”全詩
滔滔車馬九河流。
耳聽宣政升平曲,目斷炎興未復州。
聞鼓吹,強歡謳。
被人_送作遨頭。
憑誰為掃妖氛靜,卻與人間快活休。
《鷓鴣天(六十日再賦)》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六十日再賦)》是宋代文學家魏了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使星前秉燭游。
滔滔車馬九河流。
耳聽宣政升平曲,
目斷炎興未復州。
聞鼓吹,強歡謳。
被人_送作遨頭。
憑誰為掃妖氛靜,
卻與人間快活休。
詩意:
《鷓鴣天(六十日再賦)》描述了作者魏了翁的游歷經歷和對時局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車馬穿行、河流波濤以及宣政升平的歌曲聲,展示了繁榮景象和社會安定的場景。然而,魏了翁的目光卻停留在炎興未復的故鄉,他感嘆自己無法回到故鄉,目睹重建的景象。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掃除社會妖氛、安享人間快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魏了翁獨特的筆觸展現了他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故鄉的眷戀。通過描述車馬奔馳和河流奔騰的景象,詩中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彰顯了當時的社會安定與繁榮。然而,詩人的目光卻停留在自己的故鄉,他對故鄉的重建和發展充滿了期待,但又無奈于自己無法親眼目睹這一切。
詩中提到的“宣政升平曲”是指宣政殿內奏樂的曲子,這里象征著社會的安定與繁榮。而“炎興未復州”則指的是魏了翁的故鄉未能恢復往日的繁榮與興盛,使得作者對故鄉的思念更加深切。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凈化和人間快樂的向往。他希望有人能夠掃除社會的妖氛,使得社會更加安寧和純凈,同時也表達了對于過上快活生活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感慨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社會變遷的思考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同時抒發了對社會安寧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兩使星前秉燭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liù shí rì zài fù
鷓鴣天(六十日再賦)
liǎng shǐ xīng qián bǐng zhú yóu.
兩使星前秉燭游。
tāo tāo chē mǎ jiǔ hé liú.
滔滔車馬九河流。
ěr tīng xuān zhèng shēng píng qū, mù duàn yán xìng wèi fù zhōu.
耳聽宣政升平曲,目斷炎興未復州。
wén gǔ chuī, qiáng huān ōu.
聞鼓吹,強歡謳。
bèi rén sòng zuò áo tóu.
被人_送作遨頭。
píng shuí wèi sǎo yāo fēn jìng, què yú rén jiān kuài huó xiū.
憑誰為掃妖氛靜,卻與人間快活休。
“兩使星前秉燭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