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掩斜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掩斜暉”全詩
枝亞疏籬。
醞藉香風蜜打圍。
隔籬雞犬誰家舍,門掩斜暉。
門掩斜暉。
花落花開總不知。
分類: 丑奴兒
作者簡介(陳亮)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丑奴兒(詠梅)》陳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丑奴兒(詠梅)》是宋代詩人陳亮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昏時分在山驛消磨心靈,
梅樹低矮,籬笆稀疏。
醞釀著芬芳的微風打破圍墻,
隔離籬笆的雞犬屬于哪家,
門掩上斜暉。
花兒凋落又開放,總是無法理解。
詩意:
《丑奴兒(詠梅)》以描寫梅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黃昏時分在山驛思索人生的心情。詩人通過描繪梅樹低矮、籬笆稀疏的景象,以及芬芳的微風打破圍墻的情景,展現出一種孤獨而清幽的氛圍。詩中隔離籬笆的雞犬無人問津,門掩上斜暉,暗示了人世間的冷漠和疏離。最后兩句表達了梅花的特點,花兒凋落又開放,象征著生命的無常和變化,以及無法理解的奧秘。
賞析:
《丑奴兒(詠梅)》通過對梅花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之情。黃昏山驛消磨心靈的描寫,以及梅樹低矮、籬笆稀疏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寂寞而凄美的氛圍。詩中的隔離籬笆和無人問津的雞犬,暗示了人世間的冷漠和疏離,使詩人更加感到孤獨。最后兩句表達了梅花的特點,花兒凋落又開放,傳達了生命的無常和變化,以及人生的無法理解之處。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深遠的啟示和思考。
“門掩斜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ǒu nú ér yǒng méi
丑奴兒(詠梅)
huáng hūn shān yì xiāo hún chù, zhī yà shū lí.
黃昏山驛消魂處,枝亞疏籬。
zhī yà shū lí.
枝亞疏籬。
yùn jí xiāng fēng mì dǎ wéi.
醞藉香風蜜打圍。
gé lí jī quǎn shuí jiā shè, mén yǎn xié huī.
隔籬雞犬誰家舍,門掩斜暉。
mén yǎn xié huī.
門掩斜暉。
huā luò huā kāi zǒng bù zhī.
花落花開總不知。
“門掩斜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