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歸云際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圖歸云際看”全詩
斜陽襯雨明溪足。
小鴨睡晴沙。
翠烘三兩花。
春光閑婉娩。
盡日無人見。
試著小屏山。
圖歸云際看。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菩薩蠻》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詩人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坦的蕪草青翠連綿,斜陽映襯下雨明亮的溪水。小鴨在晴朗的沙灘上沉睡,翠綠色的花朵點綴其中。春光悠閑而婉轉,整日無人來觀賞。試著登上小屏山,遠眺云海歸處。
詩意:
《菩薩蠻》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春日景色。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平坦的蕪草地、明亮的溪水和沙灘上沉睡的小鴨,以及點綴在其中的翠綠花朵。整首詩以春光閑適、婉轉柔美的氛圍展開,沒有他人的干擾,只有自然的寧靜與美好。詩人登上小屏山,遠眺云海的歸處,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境。
賞析:
《菩薩蠻》以其獨特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方式而聞名。詩人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場景中。詩中的蕪草、溪水和沙灘都是自然界的元素,而小鴨和翠綠花朵則增添了生機和色彩。整首詩以春光閑適、婉轉柔美的氛圍營造出一種寧靜宜人的感覺。詩人試著登上小屏山,遠眺云海的歸處,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追求。這種追求超脫的意境與宋代文人追求清靜、追求自然、追求超然的心理狀態相契合。
《菩薩蠻》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清新的意境,展示了程垓獨特的詩歌才華。它以其獨特的美感和深遠的意境,給人以一種超脫塵世、追求自然之美的思考。這首詩詞充滿了宋代文人的清新、唯美和超脫情懷,是宋代山水詩的杰作之一。
“圖歸云際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píng wú rǎn rǎn lián yún lǜ.
平蕪冉冉連云綠。
xié yáng chèn yǔ míng xī zú.
斜陽襯雨明溪足。
xiǎo yā shuì qíng shā.
小鴨睡晴沙。
cuì hōng sān liǎng huā.
翠烘三兩花。
chūn guāng xián wǎn wǎn.
春光閑婉娩。
jǐn rì wú rén jiàn.
盡日無人見。
shì zhe xiǎo píng shān.
試著小屏山。
tú guī yún jì kàn.
圖歸云際看。
“圖歸云際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