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饒君白發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色饒君白發了”全詩
翠鬟催喚出房櫳。
垂肩金縷窄,醮甲寶杯濃。
睡起鴛鴦飛燕子,門前沙暖泥融。
畫樓人把玉西東。
舞低花外月,唱澈柳邊風。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臨江仙》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美景使您的白發顯得格外明亮,不妨靠在綠色的椅背上,依偎在紅色的墻邊。翠色的帽子催促著您走出房間。寬松的衣袍上鑲嵌著金絲,酒杯里的酒香濃郁。您起床時,彩色的鴛鴦和燕子飛舞,門前的沙地溫暖,泥土融化。畫樓里的人們互相贈送玉器。舞蹈低垂,花朵外面的月亮,歌聲清澈,柳樹旁的風。
詩意:
《臨江仙》以春天的美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歡樂的追求。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人物和活動,展現了生活的愉悅和繁華,以及對流年逝去的思考和對美好時刻的珍惜之情。
賞析:
《臨江仙》以鮮明的春天意象為主題,采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將美景與人物活動相融合,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詩中的白發老人,通過與春天的對比,顯得更加蒼老和珍貴,彰顯了歲月的無情和光陰的短暫。詩中的畫樓和舞蹈、歌唱等活動,都是表達歡樂和享受生活的方式,展現了作者對快樂時刻的追求。
整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形容詞,讓讀者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生活的愉悅。整首詩以輕快的節奏和愉悅的情感營造出春天的歡樂氛圍,給人以輕松愉悅的感受。
總而言之,《臨江仙》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熱愛。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愉悅的情感營造出春天的歡樂氛圍,給人帶來一種美好的享受和思考生活的意義。
“春色饒君白發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chūn sè ráo jūn bái fà le, bù fáng yǐ lǜ wēi hóng.
春色饒君白發了,不妨倚綠偎紅。
cuì huán cuī huàn chū fáng lóng.
翠鬟催喚出房櫳。
chuí jiān jīn lǚ zhǎi, jiào jiǎ bǎo bēi nóng.
垂肩金縷窄,醮甲寶杯濃。
shuì qǐ yuān yāng fēi yàn zi, mén qián shā nuǎn ní róng.
睡起鴛鴦飛燕子,門前沙暖泥融。
huà lóu rén bǎ yù xī dōng.
畫樓人把玉西東。
wǔ dī huā wài yuè, chàng chè liǔ biān fēng.
舞低花外月,唱澈柳邊風。
“春色饒君白發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