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壽須千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壽須千百”全詩
仙飲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飲便康強,佛壽須千百。
八十余年入涅槃,且進杯中物。
分類: 卜算子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卜算子(飲酒成病)》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飲酒成病)》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個去學仙,一個去學佛。
仙人飲酒千杯醉得像泥,皮肉堅硬如金石。
不喝酒則健康強壯,佛壽命必須千百年。
八十多年后涅槃圓滿,而我只進入杯中酒。
詩意:
這首詩詞以飲酒與修仙、修佛為主題,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辛棄疾借酒喻人生,探討了追求長生不老的仙人和追求長壽福祉的佛教信仰之間的差異。他認為,仙人雖然飲酒沉迷,但卻能長生不老,身體堅硬如金石,而不飲酒則會變得健康強壯。相比之下,佛教追求的是壽命的延長,需要修行千百年才能獲得長壽的果報。最后,詩人以自嘲的語氣表達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認知,將自己與仙人和佛陀的追求做了對比。
賞析:
《卜算子(飲酒成病)》這首詩詞通過對仙人和佛陀的形象描繪,以及對酒與長生壽命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詩中的對仙人和佛陀的描述,既有夸張的修辭手法,又有一定的諷刺意味,突出了酒與長生不老、修行得道的主題差異。
詩詞中的"皮骨如金石"描繪了仙人的身體堅硬無比,暗示他們長生不老的能力。而"不飲便康強,佛壽須千百"則強調了不飲酒的人能夠保持健康和強壯,而佛教修行需要千百年才能獲得長壽的果報。這種對比揭示了不同追求方式的不同效果和代價。
整首詩以辛棄疾自嘲的語氣結尾,將自己置于仙人和佛陀之外,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領悟。通過對長生與長壽的對比,辛棄疾在這首詩中抒發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呈現了一種悲觀的情緒,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命運和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總的來說,《卜算子(飲酒成病)》通過對仙人、佛陀和自身的對比描繪,反映了辛棄疾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詩詞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和自嘲的表達方式,通過對長生與長壽的探討,表達了對于生命短暫和無常的認知。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內涵,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才情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
“佛壽須千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yǐn jiǔ chéng bìng
卜算子(飲酒成病)
yí gè qù xué xiān, yí gè qù xué fó.
一個去學仙,一個去學佛。
xiān yǐn qiān bēi zuì shì ní, pí gǔ rú jīn shí.
仙飲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bù yǐn biàn kāng qiáng, fú shòu xū qiān bǎi.
不飲便康強,佛壽須千百。
bā shí yú nián rù niè pán, qiě jìn bēi zhōng wù.
八十余年入涅槃,且進杯中物。
“佛壽須千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