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愁別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愁別后”全詩
曲徑小平康。
繁紅釅白,嬌鶯姹燕,爭喚何郎。
而今又客東風里,渾不似尋常。
只愁別后,月房云洞,啼損紅妝。
分類: 眼兒媚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眼兒媚》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眼兒媚》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年策馬過錢塘。
曲徑小平康。
繁紅釅白,嬌鶯姹燕,爭喚何郎。
而今又客東風里,
渾不似尋常。
只愁別后,月房云洞,啼損紅妝。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南春景,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對離別的憂愁之情。詩中以錢塘江為背景,描繪了曲徑和平靜的景象,描述了繁紅的花朵、嬌媚的鶯鳥和燕子爭相呼喚心儀之人的情景。然而,現在詩人又身處東風之地,感覺與尋常時不同。他只擔心離別后,月下的房舍和云洞會使他心愛的人失去容貌。
賞析:
《眼兒媚》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情感體驗和情緒。詩中的錢塘江景色展示了江南地區春天的美麗和寧靜。繁紅的花朵、嬌媚的鶯鳥和燕子的呼喚,襯托出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過去情人的思念之情。
然而,詩人所處的東風之地與尋常時有所不同,這種變化可能是指他對離別之后的未知和不確定感到困擾。他擔心離別后,月下的房舍和云洞會使他心愛的人失去容貌,這表達了對與愛人分離的痛苦和憂慮之情。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融入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給讀者留下了對美景和離別情感的深刻印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運用,趙長卿成功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使讀者產生共鳴,并體會到詩人的情緒和情感。
“只愁別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n ér mèi
眼兒媚
dāng nián cè mǎ guò qián táng.
當年策馬過錢塘。
qū jìng xiǎo píng kāng.
曲徑小平康。
fán hóng yàn bái, jiāo yīng chà yàn, zhēng huàn hé láng.
繁紅釅白,嬌鶯姹燕,爭喚何郎。
ér jīn yòu kè dōng fēng lǐ, hún bù shì xún cháng.
而今又客東風里,渾不似尋常。
zhǐ chóu bié hòu, yuè fáng yún dòng, tí sǔn hóng zhuāng.
只愁別后,月房云洞,啼損紅妝。
“只愁別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