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竹杖芒鞋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時竹杖芒鞋至”全詩
平湖漫漫納通川。
有時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間。
成小隱,未經年。
功名夷路穩加鞭。
逢時且數中書考,他日還尋獨樂園。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鷓鴣天(城南書院餞別張南軒赴闕奏事知嚴州呂勝己)》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城南書院餞別張南軒赴闕奏事知嚴州呂勝己)》是宋代呂勝己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樹蕭蕭屋數椽。
平湖漫漫納通川。
有時竹杖芒鞋至,
醉著山光水色間。
成小隱,未經年。
功名夷路穩加鞭。
逢時且數中書考,
他日還尋獨樂園。
詩意:
這首詩以呂勝己自己的離別為背景,描繪了他離開城南書院去嚴州奏事的場景。詩中表達了對過去離別時的景象的回憶,以及對未來行程的期待和對個人境遇的思考。呂勝己自稱為"成小隱",意味著他以隱士的身份生活,追求個人的寧靜和自由,而非追逐功名利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和個人追求的理想。通過描寫竹樹蕭蕭、屋梁稀疏的景象,表達了離別時的凄涼之感。平湖廣闊無垠,代表著未來的道路,廣闊而充滿了未知的可能。詩中提到有時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間,表現了在離別后的旅途中,作者逢山開心,遇水陶醉,追求自然景色的美妙。呂勝己自稱"成小隱",表明他追求隱逸的生活,不追求功名和地位,而是追求個人的自在和快樂。他在詩中提到功名夷路穩加鞭,表示他在追求隱逸生活的過程中,不會因功名而停下腳步。最后兩句詩"逢時且數中書考,他日還尋獨樂園",表達了他對時機的珍惜和對未來的向往,暗示他將在未來尋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整首詩以簡練、優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對個人理想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功名的態度,展示了呂勝己獨特的人生追求和價值觀。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傳達出一種追求自由、追求內心寧靜的隱逸情懷,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們對自然和個人境遇的追求和思考。
“有時竹杖芒鞋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chéng nán shū yuàn jiàn bié zhāng nán xuān fù quē zòu shì zhī yán zhōu lǚ shèng jǐ
鷓鴣天(城南書院餞別張南軒赴闕奏事知嚴州呂勝己)
zhú shù xiāo xiāo wū shù chuán.
竹樹蕭蕭屋數椽。
píng hú màn màn nà tōng chuān.
平湖漫漫納通川。
yǒu shí zhú zhàng máng xié zhì, zuì zhe shān guāng shuǐ sè jiān.
有時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間。
chéng xiǎo yǐn, wèi jīng nián.
成小隱,未經年。
gōng míng yí lù wěn jiā biān.
功名夷路穩加鞭。
féng shí qiě shù zhōng shū kǎo, tā rì hái xún dú lè yuán.
逢時且數中書考,他日還尋獨樂園。
“有時竹杖芒鞋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