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休更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往事悠悠休更說”全詩
往事悠悠休更說。
拍碎琉璃。
始覺從前萬事非。
清齊凈戒。
休作斷腸垂淚債。
識破囂塵。
作個逍遙物外人。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減字木蘭花(贈尼師,舊角奴也)》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贈尼師,舊角奴也)》是宋代張孝祥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吹簫泛月。
往事悠悠休更說。
拍碎琉璃。
始覺從前萬事非。
清齊凈戒。
休作斷腸垂淚債。
識破囂塵。
作個逍遙物外人。
詩意:
這首詩以減字木蘭花為題,是張孝祥寫給尼師(尼姑)的贈詩。詩中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人生的思考,以及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自由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以下是對每句詩的賞析:
1. "吹簫泛月":這句描繪了吹簫者在月光下吹奏簫曲,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文人對自然與藝術的追求。
2. "往事悠悠休更說":這句表達了對過去往事的淡忘和不愿再提及的態度,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經歷帶來了傷痛或痛苦。
3. "拍碎琉璃":這句意境深遠,琉璃是一種脆弱而美麗的材料,拍碎琉璃可以理解為打破幻想和虛妄,讓人從迷夢中醒來,看清現實的本質。
4. "始覺從前萬事非":這句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的重新審視,意識到過去的種種事物并不是真實或重要的,可能是因為作者經歷了某種變化或覺醒。
5. "清齊凈戒":這句表達了對心靈的凈化和戒除雜念的渴望,追求內心的純凈和清明。
6. "休作斷腸垂淚債":這句表達了對痛苦和痛苦情感的拒絕,不再讓自己陷入悲傷和憂愁之中。
7. "識破囂塵":這句表達了對紛擾世俗的洞悉和超越,意味著作者希望看破塵世的喧囂和浮華。
8. "作個逍遙物外人":這句表達了對自由和超脫的向往,希望成為一個超越塵世束縛的自由人,追求心靈的自在和寧靜。
整首詩通過簡練的文字和富有哲理的意境,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對世俗的追求和對心靈自由的向往。詩中融入了一種禪宗的意境,強調了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內心的平靜。
“往事悠悠休更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zèng ní shī, jiù jiǎo nú yě
減字木蘭花(贈尼師,舊角奴也)
chuī xiāo fàn yuè.
吹簫泛月。
wǎng shì yōu yōu xiū gèng shuō.
往事悠悠休更說。
pāi suì liú lí.
拍碎琉璃。
shǐ jué cóng qián wàn shì fēi.
始覺從前萬事非。
qīng qí jìng jiè.
清齊凈戒。
xiū zuò duàn cháng chuí lèi zhài.
休作斷腸垂淚債。
shí pò xiāo chén.
識破囂塵。
zuò gè xiāo yáo wù wài rén.
作個逍遙物外人。
“往事悠悠休更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