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檐前聞鵲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是檐前聞鵲喜”全詩
不是檐前聞鵲喜。
上下鳴風。
以類相從自感通。
嫌茶愛酒。
惡彼芝焚夸柏壽。
說汝言何。
一切人言口眾多。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壽,號竹齋,紹興三十年進士。吳興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歷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東安撫司參議。有《竹齋詞》1卷,明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村叢書》本。
《減字木蘭花(好惡)》沈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好惡)》是宋代詩人沈瀛的作品。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好惡之間的感悟和對眾多言語的無所適從。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瞻烏愛止。
不是檐前聞鵲喜。
上下鳴風。
以類相從自感通。
嫌茶愛酒。
惡彼芝焚夸柏壽。
說汝言何。
一切人言口眾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木蘭花為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好惡之間的看法。詩的開頭,作者說自己在觀察一只烏鴉,烏鴉停止了動作,作者感到它并非是因為聽到了屋檐前的喜鵲的叫聲。接著,上下飄動著風聲,作者通過類比的方式,讓自己感受到了周圍事物的共鳴。
接下來,詩中提到作者嫌棄喝茶而喜歡喝酒,而不喜歡那些夸夸其談的人,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吹捧自己,卻不如那些默默無聞的柏樹長壽。最后一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眾多言語的困擾,他認為所有人的言辭都是喧囂而眾多的。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表達,以對比和類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對于好惡之間的深思。作者通過觀察烏鴉和身邊事物的共鳴,表達了自己對于世間事物的感悟。詩中的嫌棄茶而愛酒、嫌棄虛言而贊美沉默,表達了對于虛浮和浮夸的厭惡。最后一句話則表達了作者對于言辭的煩擾和對眾多言語的無所適從。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真實和虛幻、喧囂和寧靜之間的思考和疑惑,展現了對于人生和世間的感悟。
“不是檐前聞鵲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hào wù
減字木蘭花(好惡)
zhān wū ài zhǐ.
瞻烏愛止。
bú shì yán qián wén què xǐ.
不是檐前聞鵲喜。
shàng xià míng fēng.
上下鳴風。
yǐ lèi xiāng cóng zì gǎn tōng.
以類相從自感通。
xián chá ài jiǔ.
嫌茶愛酒。
è bǐ zhī fén kuā bǎi shòu.
惡彼芝焚夸柏壽。
shuō rǔ yán hé.
說汝言何。
yī qiē rén yán kǒu zhòng duō.
一切人言口眾多。
“不是檐前聞鵲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