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雖有晚潮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吳江雖有晚潮回”全詩
橋上人來去。
行舟遠遠喚相應。
全似孤煙斜日、出閶門。
浪花拂拂侵沙觜。
直到垂楊底。
吳江雖有晚潮回。
未比合江亭下、水如飛。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王質)
王質,字華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號文中子。通生福祚,終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進士第,制策登科,位終寶鼎令。勉生怡,終渝州司戶。怡生潛,揚州天長丞。質則潛之第五子。少負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門。寓居壽春,躬耕以養母,專以講學為事,門人受業者大集其門。年甫強仕,不求聞達,親友規之曰:“以華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揚名顯親,非耕稼可致也。”質乃白于母,請赴鄉舉。
《虞美人(即事)》王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即事)》是一首宋代王質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綠陰夾岸人家住,
橋上人來去。
行舟遠遠喚相應,
全似孤煙斜日、出閶門。
浪花拂拂侵沙觜,
直到垂楊底。
吳江雖有晚潮回,
未比合江亭下、水如飛。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江邊的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出江南地區的獨特風情和美景。詩人以虞美人花為象征,將其與江邊的景色相結合,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描繪了江邊的美景和生活場景。詩人通過描寫綠樹成蔭的岸邊,人們在橋上來來往往的景象,以及遠處行舟的呼應,展現了江南地區悠閑宜人的生活氛圍。詩中提到的孤煙斜日和出閶門,以及浪花拂拂侵沙觜和垂楊底等細節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江邊的景色之中,感受到了清新而寧靜的氛圍。
詩的最后兩句“吳江雖有晚潮回,未比合江亭下、水如飛”,將吳江與合江亭下的景色進行比較。詩人認為雖然吳江也有晚潮回涌的景象,但與合江亭下的水流如飛相比,仍然遜色。這種對景色的對比,折射出詩人對合江亭下美景的極高評價。
整首詩以簡練而準確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江南地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傳達出一種優美、寧靜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江南地區的美麗與魅力。
“吳江雖有晚潮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jí shì
虞美人(即事)
lǜ yīn jiā àn rén jiā zhù.
綠陰夾岸人家住。
qiáo shàng rén lái qù.
橋上人來去。
xíng zhōu yuǎn yuǎn huàn xiāng yìng.
行舟遠遠喚相應。
quán shì gū yān xié rì chū chāng mén.
全似孤煙斜日、出閶門。
làng huā fú fú qīn shā zī.
浪花拂拂侵沙觜。
zhí dào chuí yáng dǐ.
直到垂楊底。
wú jiāng suī yǒu wǎn cháo huí.
吳江雖有晚潮回。
wèi bǐ hé jiāng tíng xià shuǐ rú fēi.
未比合江亭下、水如飛。
“吳江雖有晚潮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