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到花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到花前”全詩
月白霜清,猶未全開。
相逢聊與著詩催。
要趁金波,滿泛金杯。
多病慚非作賦才。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明年公已在鸞臺。
看取春風,丹詔重來。
分類: 一翦梅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一翦梅(葉夢錫席上)》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翦梅(葉夢錫席上)》是宋代文人韓元吉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竹里疏枝總是梅。
月白霜清,猶未全開。
相逢聊與著詩催。
要趁金波,滿泛金杯。
多病慚非作賦才。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明年公已在鸞臺。
看取春風,丹詔重來。
中文譯文:
竹林中的稀疏枝條總是梅花。
月色明亮,霜露清冷,梅花還沒有完全開放。
我們相遇時,一起寫詩促成。
應該趁著金色的波浪,滿滿地倒滿金杯。
由于多病,慚愧不能作出才華橫溢的賦詩。
醉倒在花前,感受到春天的回歸。
明年你已經在顯貴的地方。
期待著春風的到來,紅紙的詔書再次傳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梅花的形象,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春天的期待。梅花是冬季中的瑞雪,也是春天的使者,它在寒冷的季節里綻放,預示著春天的到來。詩中的梅花被描繪為竹林中的疏枝,雖然還未完全開放,但月色明亮、霜露清冷,給人一種清寂冷傲的美感。詩人與他人相遇時,通過寫詩來催促春天的到來,同時也為這美好的時刻傾倒了金杯,以慶祝與歡樂。
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不足的自責和惋惜之情。他承認自己身體多病,不能像他人那樣寫出優美的賦詩,對此感到慚愧。然而,在醉倒在花前的時刻,他仍能感受到春天的回歸,這種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使他感到欣慰。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明年公已在鸞臺,看取春風,丹詔重來。詩人期待著明年的到來,期待著春風再次吹拂,期待著紅紙上的詔書再次傳來,這可能暗示著詩人對自己前途的期望和對更美好未來的渴望。
這首詩詞以梅花為意象,通過描繪梅花的清寂之美,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自責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醉到花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jiǎn méi yè mèng xī xí shàng
一翦梅(葉夢錫席上)
zhú lǐ shū zhī zǒng shì méi.
竹里疏枝總是梅。
yuè bái shuāng qīng, yóu wèi quán kāi.
月白霜清,猶未全開。
xiāng féng liáo yǔ zhe shī cuī.
相逢聊與著詩催。
yào chèn jīn bō, mǎn fàn jīn bēi.
要趁金波,滿泛金杯。
duō bìng cán fēi zuò fù cái.
多病慚非作賦才。
zuì dào huā qián, tàn dé chūn huí.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míng nián gōng yǐ zài luán tái.
明年公已在鸞臺。
kàn qǔ chūn fēng, dān zhào chóng lái.
看取春風,丹詔重來。
“醉到花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