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家金鼎待調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家金鼎待調羹”全詩
便把這些清致,作東湖三絕。
帝家金鼎待調羹,何似且休折。
卻愛玉樓清弄,褪霏霏香雪。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好事近(次韻彌大梅花)》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好事近(次韻彌大梅花)》
作者:史浩
朝代:宋代
對竹擘吟箋,正是賞梅時節。
便把這些清致,作東湖三絕。
帝家金鼎待調羹,何似且休折。
卻愛玉樓清弄,褪霏霏香雪。
中文譯文:
對著竹子,摘下梅花,吟誦著箋紙上的文字,正是賞梅的時節。
將這些清雅的景致,作為東湖的三絕(指杭州東湖的三個絕景)。
皇家的金鼎等待著煮羹,但與其忙碌,還不如先停下來。
我更喜歡在玉樓上輕弄琴,享受飄飄的香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賞梅時的情景和心境。首先,作者以對竹子的態度來展示自己對梅花的喜愛,梅花是冬季中的一抹鮮艷,而竹子則是冬天中的常綠。這種對比凸顯了梅花的獨特之處。其次,作者將這些清雅的景致比作杭州東湖的三絕,表達了對梅花美景的贊美之情。接著,作者轉而表達了對忙碌生活的抗拒,認為與其忙于皇家的瑣事,不如停下來欣賞梅花的美麗。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藝術和美的追求,更喜歡在玉樓上彈奏琴,享受香雪的美妙。整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追求,以及對繁忙生活的反思。
“帝家金鼎待調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cì yùn mí dà méi huā
好事近(次韻彌大梅花)
duì zhú bāi yín jiān, zhèng shì shǎng méi shí jié.
對竹擘吟箋,正是賞梅時節。
biàn bǎ zhèi xiē qīng zhì, zuò dōng hú sān jué.
便把這些清致,作東湖三絕。
dì jiā jīn dǐng dài tiáo gēng, hé sì qiě xiū zhé.
帝家金鼎待調羹,何似且休折。
què ài yù lóu qīng nòng, tuì fēi fēi xiāng xuě.
卻愛玉樓清弄,褪霏霏香雪。
“帝家金鼎待調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