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春城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恐春城暮”全詩
冷風吹度。
愁入淮山路。
歌扉歸期,只恐春城暮。
人何處。
柳汀煙渚。
聽盡篷窗雨。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點絳唇》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
慘慘春陰,畫橈寒漾梅風去。
冷風吹度,愁入淮山路。
歌扉歸期,只恐春城暮。
人何處,柳汀煙渚。
聽盡篷窗雨。
中文譯文:
春天陰沉沉的,畫船在寒風中漂蕩,梅花隨風飄散。
冷風吹過,憂愁隨之進入淮山路。
歌唱的門扉何時才能回來,只怕春天已經過去。
人在哪里,柳樹叢中有霧氣。
聽著篷窗上的雨聲,不斷地響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陰沉的天氣和寒風讓人感到憂愁。畫船在寒風中漂蕩,梅花隨風飄散,這些景象都讓人感到凄涼。詩人也表達了對春天的留戀和對時間的擔憂,他擔心春天已經過去,而他的朋友還沒有回來。最后,詩人聽著篷窗上的雨聲,感到無奈和孤獨。
賞析:
這首詩的語言簡潔明了,用詞精準,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時間的擔憂和對友情的思念。整首詩的氣氛凄涼,讓人感到憂傷和孤獨。同時,詩人也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珍視。這首詩的意境深遠,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只恐春城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cǎn cǎn chūn yīn, huà ráo hán yàng méi fēng qù.
慘慘春陰,畫橈寒漾梅風去。
lěng fēng chuī dù.
冷風吹度。
chóu rù huái shān lù.
愁入淮山路。
gē fēi guī qī, zhǐ kǒng chūn chéng mù.
歌扉歸期,只恐春城暮。
rén hé chǔ.
人何處。
liǔ tīng yān zhǔ.
柳汀煙渚。
tīng jǐn péng chuāng yǔ.
聽盡篷窗雨。
“只恐春城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