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摘問東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摘問東風”全詩
老去恨春遲,數花期、朝朝暮暮。
疏英冷蕊,也為有情忙,深夜月,小庭中,絕勝西城路。
調元妙手,便是春來處。
醞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煙雨。
狂歌醉客,小摘問東風,花謝后,子成時,趁得和羹否。
分類: 驀山溪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驀山溪(次李伯紀梅花韻)》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沖寒山之意,未放江頭的樹。我老去了,恨春天來的太慢了,等待數花期的日子,朝朝暮暮地度過。一些疏落的枝條,冷冷的花蕊,在忙于傳遞情感。深夜的月亮,在小院中,比西城的路更為出色。調和元妙的手法,傳達春天的氣息,十分醇厚,溫暖的煙雨也化成了一縷縷香氣。狂歌般的醉客,探詢著東風的消息,等花謝之后,子成時節,嘗一嘗鍋中的美味。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人在寒冷的山間等待春天的到來。他無法忍受等待春天到來的漫長時間,朝朝暮暮地探望著未開花的樹。他關注那些珍貴的、奇特的、零落的花朵,以及凝聚了溫暖的煙雨。這個人引領我們進入了一個詩意的世界,用帶有思維、狂歡的方式生動地傳達了季節之美。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一個憂慮的、等待春天到來的人的心情,充滿了渴望與希望。作者將這種情感融入到了自然界的景觀中,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中所描述的垂柳和花朵透露出一種離別的悲傷,讓人心生感慨。整首詩的格律靈動,用詞準確,意境深遠,讓人有一種清新、自由的感覺。
“小摘問東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ān xī cì lǐ bó jì méi huā yùn
驀山溪(次李伯紀梅花韻)
chōng hán shān yì, wèi fàng jiāng tóu shù.
沖寒山意,未放江頭樹。
lǎo qù hèn chūn chí, shù huā qī zhāo zhāo mù mù.
老去恨春遲,數花期、朝朝暮暮。
shū yīng lěng ruǐ, yě wèi yǒu qíng máng, shēn yè yuè, xiǎo tíng zhōng, jué shèng xī chéng lù.
疏英冷蕊,也為有情忙,深夜月,小庭中,絕勝西城路。
diào yuán miào shǒu, biàn shì chūn lái chù.
調元妙手,便是春來處。
yùn zào shí fēn xiāng, gèng nuǎn jiè háo duān yān yǔ.
醞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煙雨。
kuáng gē zuì kè, xiǎo zhāi wèn dōng fēng, huā xiè hòu, zi chéng shí, chèn dé hé gēng fǒu.
狂歌醉客,小摘問東風,花謝后,子成時,趁得和羹否。
“小摘問東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