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得遠愁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得遠愁無”全詩
鰲山可是蓬山隔。
恨不及春風。
行云處處同。
暖香紅霧里。
一笑誰新喜。
知得遠愁無。
春衫有淚珠。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菩薩蠻(政和丙申)》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政和丙申)》是宋代詩人向子諲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娟娟明月如霜白,
鰲山可是蓬山隔。
恨不及春風,
行云處處同。
暖香紅霧里,
一笑誰新喜。
知得遠愁無,
春衫有淚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的孤獨和思念之情。她看著明亮的月光如霜白般潔白,感嘆自己所處的地方與心中所思念的人相隔遙遠,無法像春風那樣能夠觸達。她感慨行云雖然遍布天空,但無論身在何處,內心的思念都是相同的。暖香和紅霧環繞著她,她微笑了一下,不知道是誰因此而喜悅。她明白自己的遠離帶來了無盡的憂愁,她的春衫上灑滿了淚珠。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表達了女子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形容明月如霜白,表達了女子內心深處的寂寞和凄涼。鰲山和蓬山隔離了她與所思念之人的距離,使她無法與心愛的人相聚。她渴望能夠像春風一樣抵達對方身邊,但卻無法如愿。詩中的行云象征著女子內心的感受,無論身在何處,她的思念之情都是一樣的。暖香和紅霧的描繪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夢幻的氛圍,但女子的微笑卻帶有一絲無奈和苦澀。她明白自己的離別帶來了深深的憂愁,淚珠灑滿了她的春衫,顯示出她內心的傷痛。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女子的孤獨和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愛情的思考和抒發。這首詩詞在形式上優美流暢,意境深遠,展現了宋代婉約詩的特點和風采。
“知得遠愁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zhèng hé bǐng shēn
菩薩蠻(政和丙申)
juān juān míng yuè rú shuāng bái.
娟娟明月如霜白。
áo shān kě shì péng shān gé.
鰲山可是蓬山隔。
hèn bù jí chūn fēng.
恨不及春風。
xíng yún chǔ chù tóng.
行云處處同。
nuǎn xiāng hóng wù lǐ.
暖香紅霧里。
yī xiào shuí xīn xǐ.
一笑誰新喜。
zhī dé yuǎn chóu wú.
知得遠愁無。
chūn shān yǒu lèi zhū.
春衫有淚珠。
“知得遠愁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