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香成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里香成陣”全詩
何如逸韻。
十里香成陣。
傾蓋論交,白首情無盡。
因君問。
新聲玉振。
更覺花清潤。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點絳唇(王景源使君寵示巖桂長短句,擬和一首)》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王景源使君寵示巖桂長短句,擬和一首)》是宋代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春天有蕙草,秋天有蘭花,但是在斷崖峭壁和空谷之中,這些美景卻難以接近。不如讓它們以自由自在的韻律自然生長吧。十里之內,香氣成陣。傾覆帳幕,談笑交流,長久的情誼無法盡述。因為您的詢問,新聲音如玉石震撼,更讓花朵顯得清新潤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花草的美麗和自然景觀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蕙草和秋天的蘭花,表現了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然而,這些美景卻存在于斷崖峭壁和空谷之中,難以觸及。作者認為,自然之美應該得以自由生長,以其獨特的韻律和氣息展現出來,而不是被人為干預或改變。
詩中提到的“十里香成陣”形象地描繪了花香的濃郁,給人以強烈的感覺。而“傾蓋論交,白首情無盡”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深情厚意,無論時光流轉,這份情誼都不會消逝。
最后,作者以“因君問,新聲玉振。更覺花清潤”來回應君主的詢問,表達了對君主的敬愛和贊美。這句話也暗示了新的聲音和想法的涌現,使花朵的美麗更加清新明亮。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以及對友誼和君主的珍視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情感的表達,詩詞傳達了一種恬靜、自然和美好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
“十里香成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wáng jǐng yuán shǐ jūn chǒng shì yán guì cháng duǎn jù, nǐ hé yī shǒu
點絳唇(王景源使君寵示巖桂長短句,擬和一首)
chūn huì qiū lán, duàn yán kōng gǔ zhōng nán jìn.
春蕙秋蘭,斷巖空谷終難近。
hé rú yì yùn.
何如逸韻。
shí lǐ xiāng chéng zhèn.
十里香成陣。
qīng gài lùn jiāo, bái shǒu qíng wú jìn.
傾蓋論交,白首情無盡。
yīn jūn wèn.
因君問。
xīn shēng yù zhèn.
新聲玉振。
gèng jué huā qīng rùn.
更覺花清潤。
“十里香成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